南帆:手机是艺术超市还是艺术终结者?( 三 )


艺术没有理由自以为是地甩开大众 , 孤芳自赏 , 艺术的根系无法离开社会历史的沃土 。 可是 , 一些人仅仅从生产与消费的意义上给予狭隘的阐发 。 艺术不就是哄人开心吗?赢得广泛的青睐也就是赢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 艺术的评价体系之中 , 经济收益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 撰写艺术史的时候 , 一部电影的演员身价、票房、上座率以及盈利或者亏损多半被视为拍摄花絮 , 现今的海报宣传几乎把这些数字奉为电影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 。 众多网络作家的排行榜之中 , 粉丝的数量、点击率、打赏、年度的税后收入才是炫耀的资本 , 人物、主题、结构或者意境这些概念销声匿迹 。 如果说 , 艺术的标价曾经是美学意义的间接证明 , 那么 , 现今的美学意义已经被市场价格收编 。 除了定价 , 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评判一幅画或者一件书法作品 。
灵敏的资本嗅觉迅速地将艺术视为极具实力的商品纳入市场体系 。 投资、生产规模、商品宣传、销售市场、利润分成——除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 , 种种新型的经济增长点络绎不绝 。 对于手机组织的传播网络说来 , “带货”是刚刚流行的一个时髦概念 。 现在 , 艺术家粉丝数量的意义不仅体现为票房或者版税 , 而且形成一个特殊的市场 。 艺术家可以顺带从事电子商务为这个特殊市场供货 , 从服装、化妆品到家用电器和房产 。 网络运营商当然不会放过如此活跃的商机 , 粉丝的人数与流量分成设计构成了另一个市场 。 从手工业时代的艺术消费到手机时代的电子商务 , 传播网络的成本投入与经济收益均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 。 艺术与经济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 , 以至于美学与经济学的博弈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 。 美学还有资格维持古老的骄傲吗?作为一个超级网红 , 李子柒的归宿显然是经济学而不是美学 。 她所代言的农产品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 。 李子柒的个人收入是一个诱人的话题 , 更为重要的是 , 手机在农产品与市场经济之间制造出一个新的接口 。 至于李子柒拍摄的那些小视频具有多大的美学价值 , 一批专家见仁见智的议论似乎已经无足轻重 。
手机与互联网的会师是技术逻辑制造的一个重大突破
如同经济、市场围绕艺术形成了种种新型的可能 , 手机组织的传播网络同时为艺术生产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 一部艺术史同时是种种技术介入的历史 , 活版印刷、各种乐器、摄像器材、数码成像这些技术产品无不带来巨大的冲击 。 现在又到了技术大显身手的时候 。 手机与众多传播媒介的组合延伸了许多艺术形式的轨迹 , 例如网络小说或者网络电影;或者扩展了一些艺术门类的传播区域 , 例如书法、绘画、音乐、雕塑 , 尤其是摄影作品 。 小视频或者微电影可以视为手机时代的新型艺术 , 或许另一些相似的艺术形式还在酝酿 。 然而 , 尽管艺术的符号、形式、传播无不提供了突破成规的条件 , 艺术的美学风格并未显现相似的活跃程度 。
南帆:手机是艺术超市还是艺术终结者?文章插图
4月24日 , 工作人员在重庆安陶小镇通过手机直播平台进行“云直播” 。新华社采访人员 唐奕 摄
如果小视频可以视为手机时代的新型代表作 , 强烈的世俗气息与喜剧风格是引人瞩目的两个方面 。 从手艺精湛的工匠、擅长烹调的厨师、衣冠楚楚的知识分子 , 到旋风一般的民间舞者、鼓起腮帮吹唢呐的乡村老妪、众多神态欢乐的小猫小狗——大众出镜的积极性令人惊叹 。 除了生活常识的传授 , 五花八门的影像符号可能聚焦的唯一主题是谐趣 。 喜剧小品、脱口秀、俏皮话段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发达 。 哄堂大笑是多数作者与观众共同的期待 。
然而 , 如此之多的作品与如此之少的主题遥遥相对 , 这种状况令人不安 。 事实上 , “信息茧房”的效应已经出现 。 消费的兴趣与消费的内容相互逢迎 , 人们只能看到乐意接受的内容 。 主体在同一种性质的声音回荡之中越来越单调 , 逐渐与纷杂的外部世界丧失了联系 。 哪怕简单地重温一下古典作品也可以发现 , 许多主题杳无音讯 , 例如社会与历史 , 难忘的人物性格 , 正义、善良与同情、怜悯 , 内心的激情 , 诗意 , 艺术形式的探索 , 如此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