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现遗址后,都会以保护文物为首要的任务,只有在确认文物处于“危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抢救性发掘。2000年,一位外国考古学家在地中海深水处潜水的过程中,竟发现了一座埃及古城遗址,为何一位深海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却说:最好别动,赶快文物放回原处呢?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2000年,外国考古专家休假,准备去距离亚历山大港进行潜水。当他乘船抵达距离港口约两公里的地中海后,便穿戴好专业的潜水设备,开始享受畅游海底的“奇妙”世界。考古专家潜入深水区后,隐约发现下面有东西,当打开头上的照明灯后,他才发现水下竟有很多石制器物,上面还雕刻着古老的文字和图形。因潜水的时间有限,他只能先回到船上,并将自己得到的信息上报给文物机构。
文章插图
文物机构接到消息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并派来多名深海考古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当他们进入海底城遗址后,发现了一块带有文字记载的石碑,将内容复刻后,专家们才确定,深水区下是一座古埃及城市遗迹——伊拉克利翁。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伊拉克利翁发源于公元前7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它曾是埃及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当时船来船往,繁忙异常。从海底城的规模,我们便能想象得出这座城市的曾经是多么辉煌。但在公元前两世纪末,伊拉克利翁却遭到到毁灭式的破坏,地震、洪水、塌陷,让这座城市走向覆灭,最终沉到海底。
文章插图
伊拉克利翁沉没后,很多学者曾去寻找它的遗迹,但它似乎像凭空消失一般,一点痕迹都没留给大家。如今该城市的遗址被发现,立刻成为了一件震惊世界的考古大事。专家在清理水下遗址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大型石雕,但在处理这些东西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哈佛大学文物专家,却让大家赶快住手,最好不要动,将文物放回原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插图
文物界流传一句话“干百年,湿千年,不干不湿三五年。”正因如此,专家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对古墓进行主动性发掘,文物出土后,存放的环境发生改变,稍有不慎,文物便会发生损害,变成无法挽救的悲剧。所以,部分专家们认为不应该将遗址中的物品取出,更不应该将水下的文物取出,应该保留在原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
文章插图
小编随手给您举一个例子。1994年12月14日,三峡水利工程修建时,也曾遇到相似的问题。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江心处有一块巨大的石梁——白鹤梁。历代名人去该地游览时,都会在岩面上题刻,根据统计,现存题刻约163幅,在1万字左右。三峡工程一旦蓄水,江水中的白鹤梁将受到淹没,这座著名的文物古迹,也将不复存在。专家们经过开会讨论后,决定采用因地制宜的保护方式,白鹤梁不能移动,那就围绕它修建一座水下设施。这种另辟蹊径的保护方式,不仅成功保护白鹤梁,还修建了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物长期存在的环境,是它天然的保护屏障,对于水下的文物保护,更应该如此。外国专家们在激烈探讨后,决定将大型容易保存的沉积物品打捞上来,大部分文物依旧保存在水中,不改变其存在的环境,只采取自然的水下保护措施。2016年5月19日,大英博物馆推出水下考古展览,共选出300件藏品,向游客们展示这座沉睡千年水下古城遗址的魅力。
推荐阅读
- 旧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怀旧意味浓郁,被誉为“中国的伦敦西区”
- 古埃及法老墓出土“神物”,黄金面具是其一,另一件不是地球之物
- 这件事在中国是禁止的, 在古埃及日本却是习俗, 现已尝到苦果
- 印度和埃及都还存在着,为什么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中国了!
- 南通海安丨青墩遗址博物馆、河豚庄园
- 太空服、火锅盆、玉凿 金沙遗址这三件文物自带网红特质
- 「古迹遗存」柳林:上青龙遗址
- 青墩遗址博物馆
- 考古挖掘未央宫遗址,却发现神秘暗道,由此揭开汉朝灭亡的真相
- 伊犁将军府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