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技|绝技传千载 丝线连古今

江南初冬,苏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正在筹划第10次敦煌之行。去年11月21日,她将花了4年时间,按照原尺寸、原技法复绣成功的《凉州瑞像图》,无偿捐赠给敦煌研究院。这件流失海外的敦煌重要文物之一,终于以复制的形式“回家”了。“那一刻,我的心安定了下来。把敦煌散落的珍珠找回来、串起来,我的心愿正在一点一点实现。”邹英姿说。
为了复绣这幅作品,邹英姿数次飞到敦煌实地考察、专程赶到国外观摩原作,查阅了上百份文献,撰写了相关学术报告,还带着这幅高2.4米、长1.6米的巨大绣品去向常沙娜、冯骥才等专家请教。冯骥才对她说:“敦煌的珍贵文献流失到海外,是我们民族的痛。80多年前,向达先生和一些学者们把一批敦煌文献一笔一画地抄录了回来,今天你把这件珍贵的唐代刺绣一针一线地绣了回来,非常有意义。”
源自江南的古老技艺,飞越万水千山,一针一线重现敦煌艺术宝库中的精华。这是传统苏绣在当代的责任与担当,是苏绣人拓宽视野、尝试更多可能性的探索革新之路。
“刺绣是一门孤独的艺术。”邹英姿说。正是这种“甘愿坐冷板凳”的精神,使得苏绣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从沈寿、杨守玉、任慧闲到顾文霞、姚建萍、邹英姿、梁雪芳……苏绣从未停止传承和创新的脚步,成为一门与时代同步的艺术。
开阔眼界后的“绣随时代”思考
江苏苏州高新区太湖之畔的镇湖小镇,有一位对刺绣艺术孜孜以求的绣娘,她就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梁雪芳。2007年,梁雪芳成为苏绣大师顾文霞的正式弟子。“顾文霞先生提出的‘古、精、新’(学习古人、制造精品、创造新品)刺绣创作理念,‘学、仿、创、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生四步法’,对我的刺绣人生影响极大。”梁雪芳告诉采访人员。
2006年,40岁的梁雪芳毅然背起书包,踏上了去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求学之路。在导师林乐成教授的指导下,她潜心研究纤维艺术。自此,她开始跳出刺绣看刺绣,把苏绣作为当代纤维艺术重新认识、重新组织。
相较于以前习惯从画册上选稿,现在梁雪芳更喜欢背起相机,拿起速写本来到太湖边,捕捉自然之美。十几年下来,她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为了去除观赏时玻璃带来的隔阂感,梁雪芳在绣面防护处理时运用自己多年来研究和发明的一种刺绣的保护方法,除了防尘、防潮,也使刺绣作品更加通透,成为连接时尚的现代装置艺术。
像梁雪芳这样四五十岁、正值创作高峰的苏绣艺术家,纷纷走进高校充电、授课,并学习前辈搭建起和画家、摄影家等艺术界人士的“朋友圈”,互为借鉴。眼界宽了,思路开阔了,问题也来了。除了苏绣最经典的双面绣猫、金鱼等,“还能绣什么?”“为什么而绣?”她们发出了苏绣的时代之问。
姚建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早在2000年,她就主张“绣随时代”,探索实践苏绣的原创性,并逐渐形成了“融针绣”的理念。她先后4次问鼎全国民间工艺最高奖项“山花奖”金奖。她的作品数十次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予外国元首,她也因此有了“国绣手”的美誉。
针法创新,是刺绣题材能否更加丰富多彩的关键。邹英姿通过多年摸索,成功研发出了“滴滴绣”,并于2011年9月14日成为我国第一项在刺绣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滴滴绣”针法充实了中国传统刺绣技法,拓宽了表现题材。据邹英姿介绍,其泥土颗粒般的质感,尤其适合表现壁画、彩塑、石刻、拓片、青铜器等,使绣品更具立体感和沧桑感。
“这是我‘十月怀胎’的另一个孩子。”邹英姿说。“滴滴绣”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拿到证书,束之高阁,不该是它的归宿,她思考着。
师古出新。从研究《凉州瑞像图》开始,邹英姿溯源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古代工匠在刺绣中将艺术性与技术性完美融合的案例。她将从复绣《凉州瑞像图》时挖掘出的失传已久的“劈针绣”,以及自己独创的“滴滴绣”针法结合,成功绣制了《色空不二》。这幅以敦煌第五十七窟最美观音像为题材的作品,于2018年8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0年来,邹英姿共完成15幅敦煌系列的刺绣作品,再现了敦煌璀璨的历史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