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1937年,三位将军指挥河北伏击战,为何日军大队长羞愤自尽?


抗日战争|1937年,三位将军指挥河北伏击战,为何日军大队长羞愤自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37年 , 这一年蒋先生发表重庆宣言;这一年中共提出建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年新四军正式组建 。也就是在这一年河北八路军359旅成功伏击日军110师团 , 使得110师团的指挥官田原大队长 , 羞愤地跑到山脚下切腹自杀 。河北八路军359旅究竟是怎么取胜的呢?
在我看来 , 能获得本场战争的胜利 , 三位指挥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刘转连的正确分析 , 逆向思维 , 败日军于自信;左齐的实地考察 , 敏锐应对 , 败日军于自我;晏福生的断臂指挥 , 冲锋陷阵 , 败日军于自卫 。
抗日战争|1937年,三位将军指挥河北伏击战,为何日军大队长羞愤自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战争背景:
1937年 , 日军占领涞源县城 , 但是我党晋察冀军区依然控制涞源县城外各要点 , 为了彻底控制涞源县城 , 日军发动了"涞源扫荡" , 目标直击晋察冀军 。
经过多次与游击八路军的苦苦周旋 , 不熟悉地形的日军消耗甚大 , 补给物资的涞易公路又屡次遭遇袭击 , 故日军强开涞蔚作为新的补给线路 。
与此同时 , 我党晋察冀军区的杨成武和王震准备抽调部队 , 准备在涞蔚公路埋伏日军的运输队 , 切断日军的补给源 , 迫使日军中止"扫荡" 。
抗日战争|1937年,三位将军指挥河北伏击战,为何日军大队长羞愤自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1月初 , 团长刘转连在听取左齐和周俭廉的勘测汇报后 , 决定在明铺设置埋阵地 。16日天还没亮 , 晋察冀分区的两个新设的主力团和359旅的七一七团就到了明铺 , 埋下伏击地雷 。
两军团分别以东西山为遮挡把自己隐蔽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 , 我军的兵力是日军的好几十倍 。
抗日战争|1937年,三位将军指挥河北伏击战,为何日军大队长羞愤自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刘转连:逆向思考 , 破釜沉舟 。
意外的发生总是让人措不及防 , 但也只有在困难中 , 才能彰显刘转连这个领导者的魄力 。16日中午 , 老乡一只不知名的蠢驴误入了埋伏圈 , 炸响了地雷 。
这"嘭"的一声巨响 , 引来了日军的侦察机 , 震碎了上级的埋伏计划 , 却开通了刘转连的大脑瓜子 。接到上级命令的晋察冀的两个团立即撤离 。刘转连却让撤离途中的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停下 , 并与几名高级指挥官在山坡上 , 沟通他的想法 。
与上级推测敌人取消行动或抽调主力消灭部队不同 , 刘转连想的是 , 敌人能通过侦察机发现埋伏也能发现刚刚从伏击圈撤离的晋察冀军团 , 那么敌人就有可能继续运输物资 , 这时候杀个马回枪 , 打他个措不及防 。
抗日战争|1937年,三位将军指挥河北伏击战,为何日军大队长羞愤自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转连这个冒险的计划颇合逻辑 , 但七一七团的兵力真的够杀个回头枪吗?晋察冀两个团是新组建的 , 没有电台 , 无法联系 , 这场战争显然只能靠不到七百名官兵的七一七 。
七一七军团的每个人都知道这将是场恶战 , 但是他们愿意跟着刘转连破釜沉舟 , 保家卫国 。
刘转连背负着七一七团的七百多人的信任 , 作为一个领导者 , 他提前做好战争的军队部署 , 充分利用埋伏战斗的优势 , 最终不负使命 , 取得战争的胜利 。
包括在明铺村部署最精锐的"一面坚盾" , 顶住敌人的猛攻 , 将敌人关在盆地;部署"快刀"二连从左侧的山顶直接切向日军退回蔚县的飞狐峪谷口 , 斩断日军回撤的道路;二营的三个连将如"一张大网"从山顶直扑战斗 。三面的夹击 , 一边巧用高地形以火力杀敌 , 一边以白刃战为战斗优势刺杀敌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