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驹: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事|基层文博人| 胡嘉驹


胡嘉驹: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事|基层文博人| 胡嘉驹
文章插图
胡嘉驹(右2)去村民家中鉴定捐赠给博物馆的家族地契(资料图片)凡见过胡嘉驹的人都知道,他皮肤黝黑、身材健壮,常年在田野奔波,草帽和运动鞋成了着装的“标配”。胡嘉驹1968年出生在湖北孝感,18岁时分配到了孝感市文物管理所(现孝感市孝南区博物馆)工作,在单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参与文物调查工作。亲历了田家岗战国、秦、汉等墓地的考古发掘。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34年过去了,胡嘉驹已经成为当地基层文博工作的佼佼者。谈到这些年的考古足迹,他幽默地说:“30多年经我手发掘、出土的文物都能绕地球一圈了。”
胡嘉驹从小喜欢历史,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考古工作者,至今,依然不能动摇他做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的决心。
说起参加过的考古发掘,胡嘉驹如数家珍。1989年5月,为配合107国道工程建设,他参加了对草店坊城的探查,发现遗址为东周至秦汉时期的一座军事城堡。1995年胡嘉驹又参与了草店坊城遗址外的武家岗墓地考古工作,发掘东周至秦汉墓葬300余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特别是墓主人陪葬物多为青铜冷兵器,印证了这里下葬的是驻守的官兵,这为草店坊城遗址作为军事城堡的性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草店坊城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嘉驹: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事|基层文博人| 胡嘉驹】1998年7月,胡嘉驹和同事们为配合“京珠”高速公路建设,对三汊镇的吴家坟墓地进行发掘,出土石质墓志铭一合,棺内墓主人头戴官帽,身穿朝服,虽然只剩一具白骨,但衣物从内到外均保存完好。从服饰中依然可以看出其生前的富贵与显赫。墓葬内共出土丝织品30余件,后经鉴定,其中的蟒袍为清康熙四十二年皇帝钦赐,属国家一级文物,填补了孝感市博物馆丝织品文物的空白。
2005年10月,胡嘉驹在襄阳市东津经济开发区陈坡遗址考古工地做探方发掘和现场摄影工作时,看到在遗址的西北部,一块小麦田边缘处,有些像五花土的土色,就用随身带的手铲去刮,正好刮到墓坑开口的边线,并且很快找到了西北的九十度拐角,但向东刮了十多米还不到尽头,他立即打电话向领队汇报这一情况。后经近一周的考古勘探,发现了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前的三座甲字形战国大、中型楚墓和一座车马坑。截至2006年6月,发掘了这三座墓中最小的一座,出土文物共约1522件(套),其中有青铜礼器、生活用器、兵器、车马器、工具、随葬服玉器以及佩剑等,十分丰富。在一件虎钮大青铜盖鼎内腹壁有针刻“大司马”铭文。该墓地的发现,对研究楚文化的流布提供了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为鄂西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区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襄阳市博物馆收藏了所有出土文物,并对外展出了部分精品,参观的群众无不惊叹于古人技艺的精湛。
胡嘉驹对2008年孝南区叶家庙遗址抢救性发掘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从地域看上,叶家庙遗址发现了城垣、环壕等防御设施、还发现了城内供水系统和城外排水系统;并揭示出城内居住区、城外公共墓地、附属聚落等。这使我们能系统全面地了解史前城址的布局与结构,城址的营建方式,增强了人们对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的认识。由于城址是衡量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叶家庙城址的发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孝感为中心的澴水流域在史前时期文化已处于非常发达的程度,可能已出进入早期文明起源的阶段。” 胡嘉驹顿了顿,接着说:“除此之外,在这次抢救性发掘中还首次发现了古人利用大型陶缸和陶臼作为葬具,埋葬逝者。这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的葬俗和原始宗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胡嘉驹认为叶家庙遗址是近年来长江中游史前聚落考古的丰硕收获,他为自己能亲自参与和近距离抚摸古代遗存而感慨不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