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美丽的高原“江南水乡”( 二 )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 , 山水还是那片山水 , 而雷屯已不是历史上的雷屯 。金秋的田野上人们还忙着在秋收 , 只不过已不是士兵们忙碌的身影 。时代在变迁 , “屯堡制”随清朝的灭亡而解体 。放下武器的屯兵 , 一部f分选择返回故里 , 一部分人选择留下来 , 融入当地的社会 。雷屯因为屯兵及家属大多是江南人 , 于是雷泽屯演变成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雷屯村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 , 历史上那船只繁忙往来的雷屯古渡口已难觅商船的踪影 。刀剑锋利 , 却难以征服人心 。文化柔弱 , 却影响深远 。征服这片土地使用过的锋利刀剑已经化作尘土 , 而江南文化却留在了这里 。雷屯朱氏宗祠里的族谱 , 清晰记录着雷屯朱姓子民祖先的足迹 。始祖朱焕文 , 为婺源茶院朱氏第十九世孙 。后居浙江衢州府开化县张家湾深林村 , 之后迁居湖南芷江 。明洪武初年 , 奉命从戎 , 赴湖广五开卫(今黔东南州黎平县城内)开发西南苗疆 , 屡立战功 , 钦赐世袭忠勇都慰侯职 , 距今已是二十一代了 。如果按每代30年计算 , 朱氏到雷屯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 。
朱氏祖先由江西婺源到湖南芷江再到贵州锦屏雷屯 。漂泊异乡 , 人总需要有个精神寄托 , 宗祠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 。朱氏宗祠是雷屯村最宏伟最典型的建筑 。雷屯朱氏宗祠建于乾隆辛巳(1761年)年间 , 占地一千五百余平方米 , 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粉墙、青瓦、马头墙 。宗祠布局严谨 , 设计精巧 , 计有:正室三间 , 左右厢房四间 , 厅室五间 , 牌坊一座 , 戏楼一座 , 左边耳房三间 , 右边厨房三间 , 阁前书房三间 , 祠右文阁一座 , 厢房四间(阁迁柿子园) , 祠右阁地一幅 , 地前园地一幅 , 祠外荷池一口 。祠内白墙上彩绘壁画清晰可见 , 有怀橘遗亲、扼虎救父、鹿乳奉亲等二十四孝故事 , 选用这些贤孝典范 , 是希望藉此能让族人见贤思齐 , 不辱先辈 。族谱记载:入黔一支的朱氏 , 老谱在浙江衢州紫阳堂内 。重修的宗谱详尽记录了修谱的起因和本支派的来历 。雷屯朱氏的堂号为“紫阳堂”。“紫阳堂”出自朱熹(1130-1200) ,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 别号紫阳 , 古徽州婺源人 , 绍兴十八年进士 , 宋理宗时赠太师 , 追封信国公 , 改徽国公 。据朱熹《名堂室记》记:“紫阳山在徽州城南五里 , 尝有隐君子居焉 。” 取紫阳别号是心中未尝一日而忘归之意 。在雷屯 , 朱氏每户堂屋的神龛上都有朱姓专用宗联:“紫阳世泽流芳远 , 沛国家声衍庆长 。” 无论在何处 , 有宗族通用对联的都是同一支 。逢年过节或重要日子 , 雷屯朱氏子孙家族子孙聚集宗祠内 。恭恭敬敬地在列祖列宗的碑位前 , 焚香烧纸 , 在烟雾缭绕中默念那块故土 , 寄托对故土故人的思念 。
行走在雷屯的村巷里 , 这里的一切仿佛都还是明清时候的样子:村边田间垄亩整齐 , 菜畦葱绿 。古渡口、果园、亭台在青山绿水之间交相辉映 。村中徽派建筑随处可见 , 高高的马头墙是用来防火和防盗 。一旦遇到窃贼 , 高墙就是第一道天然的屏障 。而墙内的二进处的天井 , 无疑是用于防火了 。坐在家门前闲谈的老人 , 在小巷里追逐嬉戏的小孩 , 乡间小路上挑着簸箕上坡的老农 , 河中成群鸭鹅 , 河边洗衣的妇人……还有那天上的云朵和水中的鱼儿 。这就是雷屯 , 一个从明朝穿越历史时空而来的神秘古村落 。谁能想到这里以前居然是一个守卫森严的军事屯堡?岁月流逝 , 村中军事屯堡的影子已褪去了色彩 。然而 , 走在村中依然感觉江南文化对它的影响 。刀光剑影中的征服与反征服中 , 无意间落下的文化种子 , 悄悄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于是在云贵高原的亮江河畔留下江南人后代营造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纯美境界 。
书法字画|美丽的高原“江南水乡”】夕阳西下 , 挥手作别雷屯 , 心中有许多不舍 。我不知道是留恋雷屯的那片美丽的沙洲 , 还是留恋雷屯小巷中弥漫着江南文化韵味的气息?心中无法说告别 , 默默把雷屯记在心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