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微游上海|玻璃博物馆:疫情之下,治愈你的“玻璃心”
2020年已进入倒计时 , 在被新冠疫情肆虐的日子里 , 人们提心吊胆 , 惶惶不安 。 脆弱 , 也成了人们的情感关键词 。 如何寻求治愈 , 人们总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 。
坐落于宝山区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就给文艺爱好者提供了选择 , 创造一次全新的观赏体验 , 用艺术治愈人们的“玻璃心” 。
偌大的玻璃博物馆门口张贴了巨幅海报 , 标题“重置”之下写有“‘退火’五周年特别展” , 蓝白色组成的画面足够夺人眼球 。
本文图片
《重置》海报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 上海玻璃博物馆 图
这两个词可能让第一次来博物馆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
“退火”是玻璃工艺加工中使玻璃最终成型的关键 , 也是玻璃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退火期间 , 玻璃作品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宿命 。
这份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 , 启发了玻璃博物馆团队 。 2015年开始 , 馆方以“退火”为主题 , 每年邀请不同的当代艺术家发挥各自创想 , 利用玻璃的强大可塑性进行探索和创作 , 继而举办展览 。 至今 , 张鼎、廖斐、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等八位名家先后呈现了各自的演绎 。
值此项目五周年之际 , 馆方突破性地将合作艺术家的作品集体亮相 , 重新放置在玻璃博物馆各个角落 。 如馆长张琳在专访中所言 , “让这些作品跟这些小的空间去发生关系” , 也在疫情的大背景下 , 启发“自己如何去面对这种后疫情时代的重置” 。
寻找《重置》系列作品的过程就是一次颇有趣的博物馆探索之旅 。
分散在室外空间的一个个蓝色集装箱是最明显的线索 , 每一个都让人眼前一亮 。
本文图片
刘建华 呼吸的风景
玻璃博物馆广场上的第一个盒子便“内有乾坤” 。 刘建华巧妙地利用集装箱空间 , 将封闭的一侧打开 , 嵌入了用玻璃和水泥创作的《呼吸的风景》 。
这件取材于古典油画外框常见的装饰雕花 , 留空的窗口“框”住了户外流动的风景 。
本文图片
透过《呼吸的风景》 , 看见《碑》
透过它 , 观众还能看到刘建华的另一件作品《碑》 , 令人醒目的“红色”是艺术家和玻璃博物馆反复讨论 , 多次试样后的结果 , “碑”上的纹理也是制作过程的留痕 , 它们反映了玻璃工艺技术和艺术创作碰撞出的惊喜和真实 。
中央步行道上的盒子里展示着廖斐创作的玻璃装置作品《连续的平面1m3》 , 它展现了某个时刻一滴水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涟漪 , 作品具象且极具冲击力 。
本文图片
廖斐《连续的平面1m3》
在此次展览开幕式上 , 廖斐分享了当时完成几百块玻璃拼接后的兴奋心情 , 再次感叹那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创作 。
本文图片
廖斐《连续的平面1m3》展现了某个时刻一滴水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涟漪
馆区后侧的广场上 , 艺术家张鼎和毕蓉蓉分别创作的《黑色物质》和《反复纹样的彩色片》在落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迷人 。 两件作品颜色一深一浅 , 但都极富洞见地呈现出艺术家对玻璃以及空间的领悟 。
推荐阅读
- 本人|网传蔡明生病住院潘长江辟谣:蔡明在上海录节目好着呢
- 与岳父母同住的女婿,“玻璃心”一点不比女人少
- 看到手提包上的“上海”,就觉得看到了爸爸
- 看到此文:你是今年最幸运的人!
- 调皮弟弟,砸坏豪车玻璃,车主要天价赔偿,母亲来后竟反给母亲钱
- 中国最大私人金库内部曝光!看完惊呆了!
- 上海男人, 是小男人吗?
- 外地男人年薪50万,被月薪7千的上海姑娘嫌弃:三无产品我不嫁
- 虞书欣|虞书欣于上海主动隔离,官博发文看似完美,为何被全网嘲?
- 陈凯歌|陈凯歌举报up主吐槽视频 玻璃心还是正常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