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尺 牘 書 疏 , 千 裏 面 目 : 你 看 他 們 的 信 裏 , 藏 著 多 少 秘 密
_原题是:尺 牘 書 疏,千 裏 面 目 : 你 看 他 們 的 信 裏,藏 著 多 少 秘 密
六百年前的明朝:一个还没有电话、电报、传真、视频、E-mail、微信的时代 。
当时的游子若是要向父母报平安 , 离别的情侣诉衷肠 , 友朋之间互致问候......便要拿起毛笔写信 , 以信传情 。
|信札文化从何而来?
远在明代之前 , 中国的信札文化就已经十分成熟和发达 。 古人写信特别讲究礼数 , 如何具礼、称谓、祝颂 , 乃至书写格式和字体 , 都要遵循约定俗成的规矩 。 这些规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前辈或同侪习得 , 也可以阅读教人写信的书籍 。
书仪的历史很悠久 , 据文献记载 , 汉魏时期已有书仪 。 在东晋 , 书圣王羲之也曾撰写过书仪 , 可见信札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 明代出版的书仪也很多 , 明人的书信也严格地遵循着行之一千多年的惯例 。
文章图片
|明朝人有多热衷写信?
明朝人写信的频繁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 万历年间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 发现中国的读书人很喜欢写信 。 他敏锐地观察到 , 中国人的“书面语言”和日常谈话中所用的语言差别很大 。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一直把绝大的注意力放在书面语的发展上 。 ”[1]“他们的辩才也祗见于写作而不是口语 。 ”[2]“结果有时候甚至是住在同一城市而且很近的朋友 , 也是书信往返 , 而不见面谈话 。 ”[3]
文章图片
|当时怎样邮寄一封信?
讲究书面语的优美使写信和读信都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 古代的文言信札 , 遣词造句通常很精炼 , 一个字 , 一个典故 , 可以蕴含很多的信息 。 明朝人有些短信 , 虽寥寥数语 , 但礼数齐全 。 在他们的案子上 , 放着信笺、毛笔、砚台 , 随时可以拿起笔来 , 写上几行 。 同城之内 , 请家仆送信(送信人被称为“使”“力”或“价”) , 收信人有时当即回信 , 托送信人带回 。 这样的往返 , 有时一天可以多达数次 。
寄往远方的信件则要依靠官办的驿站了 , 幅员辽阔的大明帝国有相当发达的邮政系统 。 明代的交通虽比前代有相当的改善 , 但寄往远方的信 , 起码要经旬逾月方能到达 。 那时的通讯 , 空间和时间成正比 , 空间越远 , 一封书信寄达的时间就越长 。 山水阻隔 , 鱼雁难通 , 人们对远方亲友的信札总是引颈期盼 。 信到了 , 只要不是坏消息 , 喜悦之情不言而喻(有些书信的第一页 , 写着“平安家书”四个字 , 使家人未读全信先放下心) 。 遇到战争 , 烽火连天 , 一通家书真可以抵万金了 。
文章图片
|中国信札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书法?
古代绝大多数的书札是用行草书写的 , 逸笔草草 , 性情流露 , 字如其人 。 捧读来函 , 看到那熟悉的笔迹 , 令收信人想象着千里外亲友的音容笑貌 。 因此 , 南北朝时有谚语云:“尺牍书疏 , 千里面目也 。 ”
利玛窦神父在中国传教期间 , 还观察到“书法这种艺术在中国比在欧洲更为人重视 。 ”[4]讲求书法是中国信札文化的又一大特色 。 中国最早的书法收藏 , 便是从尺牍开始的 。 汉代书法家刘睦的书札写得太漂亮了 , 病重时 , 他的亲戚兼粉丝——东汉光武帝刘秀也不放弃收藏他的书法的机会 , 居然专门派人请他在病榻上写几通草书尺牍 。 东晋时期 , 士大夫之间的书法竞技 , 也是以互通书信的方式进行的 。 宋代以后 , 刻帖成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法书的重要手段 , 而尺牍也成为刻帖的大宗 。 还有人专门编辑信札的文本出版 , 明末清初的周亮工就刻有《尺牍新抄》 。 而有些学者和文人 , 在写信之际便已有传之后世之想 , 他们把写信作为著述 。 所以在一些著名学者的文集中 , 常能见到专门收录信札的卷帙 。
推荐阅读
- 人们不知道春梅有多好,就无法想象我们有多痛
- 十年老同学结婚随礼六百,参加完婚礼回家,我删了我们的同学情谊
- 一千不如八百现,八百不如六百到手
- 阿拉木图故事 | 他们的婚姻,始于一个网站
- 头像(六百二十三)
- 头像(六百三十)
- 桑榆丨谢悦:母亲与陈明老人的黄昏之恋
- 努尔苏丹爱情故事 | 是夫妻,也是朋友
- 秋叶、秋水、秋鸟…汉中这幅“秋景图”太美啦
- 吴晔:这个双节假期,秋雨这么冷,大家都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