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庆幸自己读过啥书?( 九 )
--------------------分割线---------------------
三、总结
这是一本无出其右的财商启蒙书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二那年,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这两年来我一直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和我爱的人,
比如当下刷到此答案的你
我想值得我推荐这本书的人肯定不会吝啬花0.3秒点个赞(疯狂暗示)
■说3本吧,分别是大学时代、自由职业后和近期读的书。
它们分别帮我度过了大学时最黑暗的一段时光、自由职业的疲软期,以及我对衰老死亡恐惧感最强烈的一段时光。
第一本:人生的智慧豆瓣评分:9.2分
作者:(德国)叔本华
这本书是我大学时读的,是德国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本哲学著作。当初差点因为“鸡汤味”的名字而错过了它,结果开始阅读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摘抄了很多段落在本子上。
所以你们千万不要被这个鸡汤味的名字劝退!!!
叔本华的语言辛辣、犀利、孤傲、惊世骇俗,用悲观主义的哲学视角探讨了幸福人生该遵循的原则,帮我度过了大学时期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那阵子我正处在人生低谷期,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认可,然而我又偏偏“自命不凡”。那阵子真的有点轻度抑郁了,还好我在图书馆遇到了这本书,它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了我,给了我重新相信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在某些时刻感到孤独、无法融入人群、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想做的事情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非常推荐你看这本书,虽说是哲理类的书,但丝毫不枯燥。
当然,叔本华的某些观点还是比较偏激的,大家读的过程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就好。
读书笔记:
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我曾经在另一个答案里也推荐了这本书:最让你产生「相见恨晚」之感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
第二本:每周工作4小时豆瓣评分:7.7分
作者:(美国)蒂莫西.费里斯
去年我通过采访认识了一些“数字游民”,这本书可以说是他们的“圣经”。
“数字游民代表着远程办公领域的一个自然发展趋势”。只要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他们想在哪儿办公,就在哪儿办公。因此,在物美价廉、风景优美的城市一边旅居一边工作,成了数字游民们最钟爱的工作方式之一。作者蒂莫西·费里斯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摆脱传统工作模式,成为“新贵阶层”的方式。
通过“DEAL”法则(定位、精简、自动控制、解放),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从而做到花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通过“现金流的自动控制”,每年来几次“迷你退休”,解放个人工作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地去体验生活。
在我对自由职业感到迷茫的阶段,这本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我重新找回了目标和行动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生活/工作理念,对我有很多启发。比如“20/80法则”、“精简生活”、“外包工作”、“迷你退休”、“低信息食谱”、“不决策”等。
疫情期间我在反复看这本书中的某些章节,尝试过书中的某些理念和策略后,我对精简工作内容,提高有效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又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相比于没有主次的工作任务,我只需要找到那些“投入20%精力,却能带来80%成效“的主要任务就行。
比如相比于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外包”一部分给别人去做,既节省了自己的时间,也将自己从执行细节中解放了出来。
在我看来,理想的生活模式就是“在获得理想收入的前提下,花更少的时间工作,花更多的时间体验生活。”现在,我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数字游民采访文:在7个国家的13座城市工作,她如何在路上养活自己?)
读书笔记:
“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一个能不断带来成就感的工作,所以这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解放时间和实现收入自动化才是我们的目标。”“放慢节奏并不意味着做得更少,它表示除去那些影响成效的干扰,从而感知并反思忙碌的惯性。”第三本:最好的告别豆瓣评分:9.0分
作者:(美国)阿图·葛文德
从去年开始,我突然异常恐惧衰老与疾病,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亲人,只要一想到终有一天,我们会因疾病丧失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做人的尊严,陷入孤独和绝望之中,就会被焦虑淹没。
这次疫情爆发,给了我一个主动去了解衰老和死亡的动力。去年年终时,我做了一期以恐惧为主题的播客,节目里,我和嘉宾Oce说:“克服恐惧最好的方式是主动去了解它”。
于是我读了这本书,想搞清楚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本书作者是一名印度裔美国医生,他通过探访美国的医疗养老机构、临终服务中心、癌症患者和临终老人,探讨了医疗的局限和死亡的尊严。
当作者把那些鲜活的案例一个个摊开摆在你面前,让你看到不少生前优雅、乐观、强健的人,在老后受各种病痛的折磨,失去尊严,承受现代医疗带来的痛苦,以及在延长寿命和安宁善终之间所做的艰难选择时,你会看到人们在大限将至之时对生命的渴望与对保持尊严的强烈需求。
这本书也展现了美国养老、临终医疗方面的种种变革性尝试,其目的无非都是:如何让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拥有如何与这个世界告别的决定权。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将经历的事情,知道了衰老最坏的结局后,我好像对死亡的恐惧少了那么一点点。
读书笔记:
当我活到头的时候,我希望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我自己选择的方式。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更喜欢这种更富战斗性的观点,即死亡是最终的敌人——我觉得那些对光的熄灭愤怒不已的人没什么好责备的。专家们会同病人讨论情况恶化时,病人的目标和优先考虑事项是什么。结果,看姑息治疗专家的病人更早停止化疗,更早开始善终服务,在生命末期遭受的痛苦更少——并且寿命增加了1/4。以上是对我帮助比较大的几本书~分别解决了我关于“人际交往与个人价值”、“工作模式和生活目标”、“衰老与死亡”等方面的困惑。
希望对你们也有用??
最近写的一份完整书单(里面推荐了10本书):
林安:春日书单|克服焦虑与不安,重拾人生掌控权
■总有人叫你读多书,却从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该读的书。
一本好书能够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不知不觉中你就超越了90%的人。坚持阅读5年,我从看过的200本书中挑选出最值得读,对我们的思维学习为人处世最有提升的10本书。
它们曾经让我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分享给你。
1、《沉默的大多数》豆瓣评分:9.2
我们总是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在该沉默的时候大肆喧嚣,所以,有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王小波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这本书是他杂文的代表作,他针对社会生活的各个观点进行剖析,语言幽默犀利,就像一股溪流,淌过我们的心间,留下清澈的思考。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有时沉默并不代表懦弱,可能只是自己一种独特思考,也可能是对于某些情况的厌恶。但是我们更多的人是因为在成长中被磨去了棱角,失去了自我的判断。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守住自己内心的自由是多么困难又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2、《社会性动物》豆瓣评分:9.1
作为一本从1972年出版开始,就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万册,经久不衰的社会心理书籍,它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说实话,我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做好了读不懂的准备的,下意识认为它非常的晦涩难懂。
但是,我真正去读了之后,发现,它一点也不沉闷,不枯燥,书里面例举的那些案列,不是夸张无聊的,简单接近生活,对于每个案列的分析都是深入浅出,很好理解,即使从未接触过心理学,也完全可以看懂,这本书应该算是我真正的心理学启蒙书了。
学习社会心理学,不仅仅是去知晓一些道理,去装装逼,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和技术合理的运用起来,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免去他人受到伤害,更多角度的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观察不到对方的微妙反应,但其实,通过这些微妙反应,我们能够判断很多事情,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不管是对我们的生活也好,人际交往也好,都会有极大的帮助,我整理了国内外十几本心理学书上的技巧,他可以帮我们避免很多心理学陷阱,如果你也想看看,可以来我的公众号【陈六六的成长笔记】,看到我用了三个月总结的技巧,希望可以帮到你。
营销平台3、《最好的告别》豆瓣评分:9.0
人终有一死,我们该如何向死而生?
这本《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的时代之作,不仅说到了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更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让生命的最后岁月充满意义。
当你在独立生活中遇到挫折,让你不知所措时,你会怎么做?当你感到生命流逝的越来越快时,你会怎么做?当你发现身边年轻的面孔开始衰老时,你会怎么做?
这本书选择了我们大多数人都避而不谈的话题——衰老与死亡。他从美国社会养老的发展和各个方面出发,也梳理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处置不当。从死亡和医药的问题中,表露出如何才能真正洒脱,快乐的走完生命,如何到最后一刻也能保持自己的尊严。
我刚开始打开这本书,其实是有些抗拒的,因为我的内心也不愿意面对作者说的话题,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书中除了对于医学的关注,更多的是我们最后的尊严,体面的走完这场不可重来的旅途。
4、《发现之旅》豆瓣评分:8.9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总要有一个在行动”,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解释,它收集了伦敦自然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那些世界知名的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他们在海洋深处发现的深海秘密一幕幕都被记录了下来。
里面的每一张图画都是一段勇敢美丽故事的剪影,不仅是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是心灵上的伟大远航,虽然我们还不能够亲自去展开旅程,但是我们早已经跟着它见过宽广的世界。不过,害怕蛇虫鼠蚁的姐妹,看这本书的时候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它画的很逼真……
过去三百年里最有趣的自然探险都记录在册,书中的很多博物馆珍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这本书也在不断的提醒我们,自然环境需要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去保护,地球上不止有我们人类。
等到我们能够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这本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够在我们的旅途中提供新的感悟和帮助。
5、《狂热分子》豆瓣评分:9.0
“如果我们本身就已经开始自我放弃,那么即使给我们再多的自由,我们也只会越来越焦虑,不知所措”,这是我读这本书之后感触到的一点。很多时候那些随波逐流的往往都是生活的失意者,抛弃了自己的坚定。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我还特地去查了查,自1951年出版开始,它就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销售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
我始终都相信,真正能够经久不衰的书一定都是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的,这本书犀利的仿佛一把利刃,直击要害,却又丰富的像花园里的花朵,充满了智慧的芳香。他从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出发,揭露出陷入狂热运动人们的人格,因为觉得自己的生命黑暗无光,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某些事情上,进行安慰,而有心之人却又利用这一点,进行刻意的培养。
推荐阅读
- 在平行班,周围的人很吵,很多人都在玩手机,自己也容易受影响。可我也想学习,有啥方法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你最想在哪个地方生活
- 现在的你,跟小时候想象中的你,吻合吗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 怎样保持自律,怎样提高脑子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怎样保持冲劲,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 在大学里,你最不希望成为哪种人
-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啥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陌生人,能说说你为啥而活吗
- 你是怎样定义自己的
- 十周年结婚纪念日你最多愿意送多少钱的礼物给对方
- 北工大通州校区宿舍能自己连运营商的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