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她曾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喜欢使用意象,擅长写镜子和眼睛( 三 )


二、珠宝意象:精神宝藏
据说在河内博物馆内的一面中国镜子上写着:镜子如日月 , 如水 , 亦如金 , 明亮闪光 , 反映出你的内心 。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月、水、镜子……一切明亮闪光的东西 , 能够反射和映现影像的东西 , 在人心中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 事实上 , “认识论似乎成了眼睛、心灵和镜子之间比喻变化的历史 , 认识——看——眼睛——镜子——心灵——观念真理或只是——语言 , 在某种语境中 , 这些词语之间可以划上等号 。 ”

镜子|她曾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喜欢使用意象,擅长写镜子和眼睛
本文图片
残雪的创作竟然与这样古老的观念不谋而合 , 我们已经无从得知这种不谋而合是来自残雪对各类书籍的广泛涉猎 , 还是来自于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金子(宝藏、水(湖、河 , 日、月在残雪的文本中有所出现 , 而且其起到的作用也正是如镜子般的作用——读出你自己 。
明亮闪光的金银除了在现代社会充当贵金属 , 让现代人狂热外 , 它在象征学意义上还代表着智慧等一些抽象的概念 。 在《传说中的宝藏》中 , 田老汉从一开始就舍弃了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物质财富的湖区开发项目 , 而要求得到屋后的那座小山 。 他选择这座小山的原因 , 只是源于小时候听祖父说过山里藏着一箱银元和珠宝 。 这些宝藏在残雪的笔下是具体的 , 也是抽象的 。 它们就在山中 , 每个人为之忙碌都是为了想要发家致富 。 但残雪自始至终都没有点明这份宝藏是否会给人带来物质上的财富 。 它更像是一种目标 , 一种抽象的精神 。 每个人只要一接触到这个秘密的宝藏 , 就会变得异于常人 , 充满了痴狂与神秘 。 在《传说中的宝藏》中 , 田老汉在过完了五十年与常人无异的生活后 , 突然被心中的欲念激发 , 放下一切俗务 , 开始像他父亲一样背着一把两尺働往山里跑了 。 因为执着于宝藏的挖掘 , 田老汉放下了家务 , 跟家人的矛盾日趋加深 , 变得越来越孤独 。 越往下挖掘 , 他们越能听到自己祖先的声音 。 在田老汉的带领下 , 他的儿子敏菊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 。
显然 , 荒山在此象征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 宝藏象征着本真的自我 。 让“田老汉”和“敏菊”们疯狂不己的 , 就是内心中“那个苍老的声音” , 他们渴望找到自己 。 宝藏是他们得以认清自身的工具 , 找到了那所谓的珠宝 , 他们就获得了映现自身的手段和能力 。 宝藏在此具有双重功能 , 它帮助人们得以发现自身 , 同时它本身也在映出灵魂样子的那一刻成为了宝藏 。 他们昼夜不停地挖的 , 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宝山 。 后来儿子敏菊甚至开始挖掘自家房子的地基 , 那是想挖出保护自己几十年的在日常俗务中建立起来的精神避难所 。 他们知道 , 只有把一切旧的观念摧毁、撕裂 , 他们才有可能得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财富 , 才能够让那能够反映内心的宝藏出现 。
事实上 , “珠宝”这个词在象征学的漫长历史中 , 本来开始就不是形容实实在在的财富的 。 在古老传说中 , 人们认为 , “财宝是古人在危难时刻埋葬的 , 但藏宝人再也无法找回自身的财宝 。 ……在许多民间传说中 , 当这种财宝即将被人取去时 , 财宝又重新沉没到大地里 。 ”这也许就是田老汉和敏菊无论如何也挖不到宝藏的原因 , 但残雪要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对无法实证之物的信仰与执着 。 在斯诺替教教义中 , “财宝”代表在追求智慧和知识的道路上所获得的成就 。 只是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 , 没有正确理解这一象征意义的人们才把寻宝行为转为宝藏的挖掘 。
三、眼睛意象:洞穿真我
眼睛与镜子常常是相伴相生的 。 人类通过眼睛见到镜中的自己 , 将外在的镜中的自我视为自我应有的样子 。 同时 , 眼睛也可以成为一个广袤的镜子 , 映照万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