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予”她同行: “卫生巾互助盒”里的故事( 二 )



互助|“予”她同行: “卫生巾互助盒”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向“月经羞耻”说不
11月3日 , 19级新闻系的小慧急着赶早课 , 离开宿舍时误拿了夜用卫生巾 。 “我就在传院楼卫生巾互助盒里 , 换了日用型的 。 ”之前她也经历过月经突然来潮的尴尬 ,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 , 只能买一整包或找同学借 , 挺不方便的 。 ”回想起这段经历 , 她感慨道:“卫生巾互助盒很方便 。 ”
“卫生巾互助盒”不仅为女性提供便利 , 也增进了男性对月经的了解 。 与互助盒相关的推文在朋友圈传开后 , 19级电信专业的男生小曾开始关注此事 。 “之前并不了解女生来月经的感受 , 对‘月经羞耻’也知之甚少 。 ”看到推文中的月经描述后 , 他才有了概念 。 “有点心疼 , 女生每个月都要面对这种又羞又痛的事情 , 很不容易 。 ”他认为这次活动对男生来说很有意义 , “月经这个话题很敏感 , 男生主动提及的话 , 可能被误认为不尊重女性 。 ”他无奈地说道 , “一不小心就‘社会性死亡’了 。 ”但这次活动搭建了交流平台 , “我们有机会去了解女生 , 关爱女生 。 ”

互助|“予”她同行: “卫生巾互助盒”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校内洗手间外的“卫生巾互助盒”海报 采访人员 庞梁华 摄
这一活动的初衷在于打破“月经羞耻” , 宣扬关爱女性 , 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 “不懂为什么共享卫生巾的行为要冠名‘月经羞耻’……用隐癖词汇只是作为中国女生天生的含蓄的表达 。 ”对于卫生巾互助行动 , 网络上的质疑之声正反映了两性间认识的错位:女性振臂高呼 , 而有的男性认为这有些小题大做 。
实际上 , “月经羞耻”是志愿者们试图打破的观念 , 而非虚无缥缈的概念 。 “‘月经羞耻’现象何时何地都非常普遍 , 像在疫情期间 , 一线女性医护人员卫生用品没有被纳入公共用品采购清单 。 而在国外卫生巾广告也会使用蓝色液体代替经血 , 以轻松愉快的形式表现等等 。 ”社会学系研究性别关系的郑静老师告诉采访人员 。
“卫生巾互助盒”行动是女性之间的互相帮助 , 也是在呼吁社会关爱女性 。 “我国现在对女性而非母亲的关爱活动还是比较缺乏 , 这次的互助盒确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 ”人文学院研究女性主义的张霁老师十分肯定设立“卫生巾互助盒”对宣扬关爱女性的促进作用 。

互助|“予”她同行: “卫生巾互助盒”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公开讨论 打破禁忌
止:卫生巾这种相对私密的东西也要互助?
全家正:不懂为什么共享卫生巾的好举措要冠名“月经羞耻” 。
啤酒花:建议关注大便羞耻、撒尿羞耻、呕吐羞耻、袜子破洞羞耻 。 没旗子也要硬立一个?那我建议关注羞耻自由 。 我就不明白 , 好好的一个互助为什么非要扯上月经羞耻?
以上网友回复截取自网络评论
自“卫生巾互助盒计划”面世以来 , 争议、嘲讽不断 。
有人认为“卫生巾互助盒计划”与“月经羞耻”无关 , 只是女权主义者又一次“出击” , 更有甚者模仿“卫生巾互助盒”的形式提出“华子互助盒子”等计划进行嘲讽 。
也有人认为月经是十分隐私的事情 , 不应该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 , 卫生巾这种私密的东西也不应该进行互助 。 而这种观点恰恰反映了传统民俗对女性的禁忌 。
传统民俗禁忌中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的厌恶与排斥 , 古时的民俗中 , 女子常被视作“不祥” , 女性的周期性生理现象——月经则被视作“不洁” 。 《本草纲目》中对女性月经的描述为“恶液腥秽 , 故君子远之 , 为其不洁 , 能损阳生病也” ,古人认为月经是秽污与危险的因子 , 会对他人尤其是男子造成危害 。 传统民俗中最忌讳新婚日子新娘来月经 , 认为会给婆家带来霉运 , 处于经期的妇女也被禁止参加婚礼、祭祀神明 。
此外 , 人们除了认为来了月经的女性是不洁的 , 连与月经有关的用品都是不洁和危险的 , 女人用的月经带要放在隐秘之处 , 不能让别人看见 。
生活中人们对月经的隐晦表达和女性不敢大方使用卫生巾的现象正是传统民俗中对女性禁忌的表现 , 而“卫生巾互助盒计划”的推行让人们能公开地在公共领域讨论女性的月经 , 把卫生巾放置于公共空间 , 有着正视女性正常生理现象和打破传统习俗禁忌的意义 。
“卫生巾互助盒”不仅能切实地帮助有需要的女性 , 还在观念上打破落后的传统的民俗禁忌 , 是文明进步的体现 。 由此看来 , “卫生巾互助盒子”的确是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

互助|“予”她同行: “卫生巾互助盒”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本文刊载于127期新新报焦点版)
文字 | 谢若涛 庞梁华 赖晓雅
周乔 张靖 谭易颉 萧咏棋
_原题为 《新声代 | “予”她同行: “卫生巾互助盒”里的故事》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