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龙岭迷窟》制片人梁静谈《鬼吹灯》系列IP改编:观众作比较,这激发我们的斗志

_原题为 《龙岭迷窟》制片人梁静谈《鬼吹灯》系列IP改编:观众作比较 , 这激发我们的斗志
本报采访人员 周 洋 牛小曼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鬼吹’、胡八一、Shirley杨、王胖子……”《龙岭迷窟》上线时 , 该剧导演费振翔曾在拍摄随笔中留下这样的文字 。 近年来 , 由《鬼吹灯》系列小说改编的电影和剧集层出不穷 , 其中 , 梁静、费振翔以及他们团队的作品很有代表性:从2017年的《鬼吹灯之黄皮子坟》、2019年的《怒晴湘西》 , 到今年这部《龙岭迷窟》(下图) , 以及将在明后年上线的《云南虫谷》《昆仑神宫》……用梁静的话说 , “想统一用一套演员阵容延续下来 , 也是保护了一种IP意识” 。 《龙岭迷窟》近日入围环球影视文化传播2020年度优选网播剧集 , 制片人梁静与《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分享了这个经典IP改编的背后故事 。

梁静|《龙岭迷窟》制片人梁静谈《鬼吹灯》系列IP改编:观众作比较,这激发我们的斗志
文章图片
十兄弟的改编凝聚故事“核”
环球时报:《鬼吹灯》系列有很多作品 , 如何看待这个IP的改编?
梁静:说实话 , 我一开始接《鬼吹灯》是有顾虑的 。 这个IP和胡八一在市场上已经有各种版本 。 我当时可能也是因为某种自信 , 觉得应该给大家看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 。 其实整个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 比如第一部《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可能改编得过多——把一些我们自认为的好元素加进去 , 但未必会让原著粉接受 。 再加上观众也会拿我们与其他团队之前拍的作品比较 , 这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 所以在总结第一部经验的基础上 , 通过数据了解原著粉喜欢什么 , 接着做了第二部《怒晴湘西》 。 在这之后我们就在考虑干脆把整个系列延续下来 , 统一用一套演员阵容 , 避免换演员带来的相互比较 , 同时也不会让观众看角色时觉得“分裂” 。 跟平台方聊了这个想法大家都非常支持 , 就按照这种方式做下来了 。 我觉得这种延续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护了一种IP意识 。
环球时报:说到原著粉 , 大IP如何平衡他们的喜好与作品创新?
梁静:鬼吹灯IP之所以火 , 除了它本身精彩的故事 , 更离不开众多读者的支持 。 我们既然要做这个IP系列剧 , 如果忽略(原著粉)这个部分 , 一定是不对的 。 我们在抓住基础创作规律后 , 开始揣摩原著粉喜欢什么 。 不过 , 如果光听原著粉的意见 , 肯定做不到《龙岭迷窟》中十兄弟这种大胆的改编 。 这个改编凝聚了整个故事的“核” , 丰富了层次 , 包括兄弟情 , 让故事很“落地” , 这种改编得到观众认可 。
作为创作者 , 要大概知道一个方向之后去无限地探寻——在原有架构或有限空间内尝试创新 。 这需要勇气 , 也是基于对自己原创能力的了解和自信 。 我们要提炼所有人的喜好 , 包括原著粉 , 以及我们创作团队对于这个作品的喜好 。 把这些最终融到一起 , 才是科学的 。
环球时报:从创作角度来说 , 要想把握艺术上的高度 , 如何同时兼顾商业性上的流行度?
梁静:这个问题还要基于原著 。 比如《鬼吹灯》 , 大家爱看的是啥?就是作品中的探险、奇幻 , 以及人物关系 , 这些“核”不能丢 。 一部十几集的短剧要拍出电影级别的效果 , 其实对平台和创作团队来说压力非常大 , 我们就要去取舍 。 比如我们刚拍完的《昆仑神宫》中有很多特殊场景很难制作 , 造价也高 。 这些场景有可能和观众、读者理解的不一样 , 因此就要做很多数据归拢 , 选择在一定开支内尽可能地完成 。
剧集和电影都要先立住人物
环球时报:作为电影团队涉足网剧创作 ,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最大的区别和变化是什么?
梁静:我们当初接《鬼吹灯》时 , 剧界的很多朋友开玩笑说 , “哇 , 你们电影团队这是要来碾压我们吗?”我说 , “没有 , 我们是来学习的 。 ”如果一开始凭着是电影团队便很高姿态地进入到剧集或网剧领域 , 就觉得一定能取得成绩 , 现实并不是这样 。 你必须要做好适度调整的准备 。 在这个过程中 , 心态很重要 。 在《怒晴湘西》时我们做了一部分的妥协 , 但后来发现这其实不叫妥协 , 而是一种优化 。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制作团队 , 只要人物立住了 , 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这两点就都成立了 。 人物一定是在最先——先把人物立住 , 人物关系才能呈现;人物关系有了 , 故事才能成立 。 在此基础上 , 影像的呈现更加分 。 创作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 我们团队是这样坚持的 。
电影的未来越来越类型化
环球时报:由演员转型到制片人 , 自己有哪些新感悟?
梁静:对我个人来讲肯定是质的变化 。 原来只当演员时 , 只需要把角色演好 , 那种单纯和纯粹很享受 。 不过当演员的路越走越窄时 , 我的能量释放的机会越来越少 。 所以我直接找了个更大的出口 , 让体内的能量以不同形态释放出来 。 我一直跟所有人说 , “我是个学生 , 我要重新从零开始” 。 包括去上商学院、去各种论坛 , 我其实不是去分享 , 而是去学习的 。 我还挺愿意像一块海绵一样 , 吸收别人的东西然后慢慢放到自己的成长步伐中去 。 我现在还开始做监制 , 是电影方面的 。 在这个过程当中 , 我也一样能演戏 。 这些对于我来讲 , 是非常好的一个重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