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靶向食品

靶向食品,是经过了严格的功能成分筛选和功效评价,阐明了其抗慢性疾病功能的现代分子机制,进而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富集技术和理性设计验证后的专利组方,从而实现其功能成分稳态化保持的现代新型食品。
首先,靶向食品还是食品,其原料来自国家允许的食品、药食同源或新食品原料,其安全性有充分保障;不同于药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也不允许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其次,靶向食品不是普通食品,不注重补充营养的基本功能,也不以满足感官需求为目的;不同功能食品,靶向食品一方面其功能不限于限定的范围,另一方面其功能不仅仅是表象,还有深刻的分子靶标和作用机制支持,甚至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其靶向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靶向特定分子靶标。靶向食品的功能成分可以有多种,其分子靶标也可以有多种;但无一例外都是经过了现代生物医药科学的严格验证;(2)靶向递送到特定组织。这些组织可以是发生了一定病理改变的组织,也可以是易受物理、化学或生物损伤的组织;(3)靶向特定目标人群。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根据各种组学技术对人群进行精细划分,从而使食品功能成分能够更好地发挥功能,这是更高层次的靶向。
■网友的回复
靶向食品是基于营养基因组学的原理,筛选食物中能够阻止、减缓甚至抑制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活性成分,通过先进的富集技术和合理的组方设计,从而实现功能成分稳态化保持及靶向递送的创新型现代食品。
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对于食品科技创新规划的内容,要求突破以基因组学和营养代谢组学等理论为依托,从分子水平揭示食品成分、功能因子和营养素的协同作用。以此为基础,再进一步实现功能因子稳态化及靶向递送技术研究,从而实现特定人群的营养食品及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的生产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稳态化靶向递送、营养健康食品精准制造等关键技术,将创制营养靶向设计、健康个性订制的新型营养健康食品等“颠覆性技术”,而这也是食品行业探索和创新的重点任务。靶向食品突破了营养成分稳定化及高效利用、靶标预测与精准识别及高通量筛选等关键技术,基于营养基因组学的原理开发而成,正是属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颠覆性技术下的创新成果。
靶向食品
一、不是药品,它以食品原料严格筛选组方而成,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
二、不是普通食品,它的成分筛选和富集具有明确目标,不以满足基本能量和口感为目的;
三、不是保健食品,它所富集的食物特定成分有明确的靶向性,且不在保健食品的27个功能范围内。
靶向食品特点:
1)全食物组方:原料来自国家法规允许的食物、药食同源或新食品原料,并经过严谨的科学的组方验证,其食用安全性有充分保障;
2)高效稳定:通过先进技术实现活性成分的稳态化富集;
3)靶向明确:靶向性分为三个层面:a 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标;b 作用于特定的组织器官;c 作用于特定人群(针对基因检测的结果,对不同基因型、表型人群进行精准的全食物营养干预)。
利用营养基因组学理论和慢性疾病预防全食物途径的研究成果开发的靶向食品,对慢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精细划分,构建以基因型为基础的靶向食品应用模式,也就是高危人群—基因型--靶向食品干预--精准降低慢性疾病发生风险路径,从而解决了由于个体基因的差异性造成的干预效果的不同,就如同药物基因组学指导的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用药”一样。
例如,人们都知道绿茶(茶多酚)有降低某些癌症发生风险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人长期饮用绿茶却不起作用。这是由于这部分人体内存在高表达COMT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使进入体内的绿茶(茶多酚)在吸收后被迅速转化和清除,从而无法发挥作用。而那些体内COMT基因表达活跃度低的人群,饮用绿茶却可以有明显的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的作用。所以,在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健康时代,不仅要清楚知道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还要知道这些成分的靶向作用的分子机制,否则就无法实现精准健康的目标。
【啥是靶向食品】 可以说,没有基于营养基因组学基础上的靶向食品的广泛应用,就不可能实现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个性化的精准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