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诸子百家中( 二 )


江山社|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诸子百家中
文章图片
那么 , 一度兴盛的墨家没落到什么程度呢?
据文献记载 , 西汉建立之初 , 诸子百家得以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下复兴 。 然而 , 大多旧日遭受打压的学派重新崛起 , 偏偏不见墨者的身影 。 在司马迁修撰《史记》的过程中 , 关于墨家后续发展的文字只有只言片语 , 可见 , 此时的墨家已名存实亡 。
在战国时代 , 儒家无疑是兴盛的显学 。 因此 , 在秦朝建立以后 , 嬴政也曾向儒家子弟敞开大门 , 邀请他们来到秦朝的中央系统 , 让他们为秦朝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 对于儒生来说 , 这无疑是天大的机会 , 只要能说服秦王 , 他们就可以后发制人 , 取代法家成为新一代显学 。
然而 , 儒生的幻想止步于李斯 。 在探讨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可行性时 , 李斯紧抓住儒家“不法先王”的观点不放 , 扼杀了儒学崛起于秦朝的希望 。 在李斯的建议下 , 秦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焚烧诸子百家的典籍 , 并废黜各地孔子门生开办的私学 , 禁止人们谈论与诗、书相关的过程 。
在这一法令的执行过程中 , 避免不了一番血腥冲突 , 所以 , “焚书”过后又发生了“坑儒”这种残忍的屠杀事件 。 虽然 , 这种类似文字狱的白色恐怖仅持续了短短几年 , 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儒家乃至其他学派积累了数百年的典籍却毁于一旦 。
以至于 , 活在当代的我们 , 只能从秦朝宫廷及民间留存的少量“禁书”中 , 一窥先秦时期的思想繁荣了 。
江山社|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诸子百家中
文章图片
在汉朝建立之初 , 儒学同样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 当时有一群儒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面见刘邦 , 然而刘邦向来瞧不起这些只会空谈误国的读书人 , 认为他们是百无一用的“腐儒” , 对他们极尽羞辱和嘲讽 。 不过 , 后来发生的一起事件改变了刘邦的观点 , 亦使儒学得以重新成为显学 。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首个以草根身份登基的布衣天子 , 追随他打天下的除了一些旧六国贵族之外 , 亦是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的草台班子 。 某次刘邦在宫中大设宴席 , 款待群臣 , 这些没有礼仪概念的大臣当众喝得人仰马翻 , 闹出不少乱子 。 有的大臣喝高了 , 拔出宝剑砍向宫里的柱子;有些大臣喝高了 , 朝着刘邦大吼大叫;有的大臣喝高了 , 对倒酒的宫女上下其手 。
可以说 , 这是封建时代最离谱的宫廷宴会 , 大臣没有大臣的样子 , 肆无忌惮地撒酒疯 。 但此时的刘邦已不再是早年那个与部下平起平坐的沛公 , 而是君临天下的皇帝 , 身份的转变使他无法容忍大臣们的失礼 。 然而 , 这些大臣无不是在战争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 , 刘邦无法因为这些小事对他们加以惩处 。 两难之下 , 刘邦只好坐在龙椅上生闷气 , 不知如何是好 。
江山社|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诸子百家中
文章图片
值此之际 , 不显山不露水的叔孙通站了出来 , 向刘邦兜售儒家尊崇的礼法 , 并为刘邦规划了君臣有别尊卑有序的政治前景 。 刘邦本对儒生没什么好感 , 但此时的他只想让大臣的行为有所收敛 , 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叔孙通规范礼制 。 叔孙通在秦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 制订了符合汉朝的礼制 。 经过一番排演过后 , 大臣们井然有序地向刘邦行礼 , 没有丝毫僭越 。
之后 , 在又一次的全国性大朝会里 , 刘邦看到文武百官和各诸侯谦恭地站在大殿上 , 终于体会到了君临天下的满足感 。 对于帮助他规范礼制的儒家 , 刘邦只给出了一句评价:“直到今天 , 我才明白皇帝有多尊贵!”显然 , 这是对儒家最大的鼓励 。 至此 , 刘邦终于意识到儒学才是封建集权最需要的思想 。 在平定英布叛乱后 , 班师回朝途中刘邦特地绕路来到山东孔庙 , 以礼祭祀了圣人孔子 。
从这以后 ,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皆沿袭了这一传统 , 定期祭拜孔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