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科学家|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文章图片
科学家|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文章图片
科学家|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文章图片
母螳螂吃掉公螳螂这种现象 , 在生物界中不是唯一的现象 , 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为“性食同类”;在昆虫纲或蜘蛛纲动物中 , 很多生物都有类似行为 , 比如蝎子、黑寡妇蜘蛛等;
目前科学家对于这种现象原因还没有完全的定论 , 不过基于当前的观察研究结果 , 最简单直接的回答就是为了---繁衍生存
丈夫的躯体为母螳螂提供了充足的繁衍营养
繁殖生产这件事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 对于母螳螂来说 , 最大的问题就是充足的能量营养储备 。 螳螂这种生物是没有长久夫妻共同生活的说法 , 夫妻对于它们来说也许只在性交的那一段时间 , 有夫妻之实 , 却无夫妻间之职责 。 如果公螳螂在没有被母螳螂吃掉的情况下 , 那么完成性交后 , 则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 , 从此相忘于江湖 。 对于母螳螂来说 , 以后的日子都要靠自己了 , 那么丈夫的躯体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养胎补给箱 , 不需要挺着孕身去觅食了 。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 将母螳螂分成三类:一点不饿、有一点儿饿、非常饥饿;然后将这三种母螳螂分别与雄螳螂放在一起交配 , 结果是:非常饥饿的母螳螂并未与公螳螂进行交配 , 直接将公螳螂吃掉;有一点儿饿的母螳螂会在与公螳螂交配时或交配后 , 将公螳螂吃掉;而一点不饿的母螳螂在与公螳螂交配后却没有吃掉公螳螂;
通过这种现象 , 我们可以看出 , 对于母螳螂来说在某些情况下 , 公螳螂对于母螳螂的意义就是食物 , 并没有同类或者异性的意义可言 。 那么在母螳螂受孕时 , 为了日后的繁衍生产 , 吃掉自己的“丈夫”看起来似乎是很合理的生存繁衍需要了 。
科学家还做了另外一个实验 , 将雄螳螂食物中氨基酸进行了放射性的染色 , 然后让公螳螂与母螳螂进行交配 。 一半在交配结束后就分开 , 防止被吃掉 , 另一半公螳螂则被母螳螂吃掉;通过观察放射性物质 , 科学家就可以知道母螳螂如何利用吃掉的食物 。 结果表明 , 即使公螳螂未被母螳螂吃掉 , 也有大约25%的放射性氨基酸通过受精进到了母螳螂体内 。 而如果被吃掉 , 则90%的氨基酸都会被母螳螂用于繁衍后代 。
看到这我们发现 , 公螳螂与母螳螂交配时也是有营养传递的 , 不过公螳螂的原则是分批建仓 , 而母螳螂想要的却是满仓上车 。
吃掉丈夫 , 增加繁殖数量
通过观察科学家还发现 , 如果是在交配时公螳螂被吃掉 , 还可以促进公螳螂排卵 。 因为母螳螂吃掉公螳螂时 , 一般从头部开始 , 这样当正在处于交配过程中的公螳螂 , 因为失去头部的抑制神经 , 让身体排出了更多精液 , 增加了母螳螂的排卵量 。 那些吃掉了丈夫的母螳螂 , 平均排卵约为88颗 , 而未吃掉丈夫的母螳螂 , 排卵仅为37颗 。
综上 , 看上去也许母螳螂吃掉丈夫对于后代繁殖是非常有利的 , 不过在大自然中 , 这种情况并不是必然发生的 。 在野外 , 公螳螂在交配时被母螳螂吃掉的概率大约只有四分之一 , 大部分公螳螂也是有逃生本能的 , 并非心甘情愿地被吃掉 。 在与母螳螂完成交配后就会选择逃离 , 避免被吃掉 。 在繁衍这件事儿上 , 公螳螂要么一次性完全地付出自己 , 获得了更多的后代 , 亦或分批次与不同的母螳螂交配 , 也许也可获得更多的后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