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从“李师傅”到“李老板”

:原题为_青海日报|从“李师傅”到“李老板”。
李延军在清理羌活上的泥土 。 本报采访人员 尹耀增 摄
本报采访人员 尹耀增
一个偶然的机会 , 让李延军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法宝 。
今年41岁的李延军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桥滩村人 , 他上有年迈的父母 , 下有正在读大学的两个孩子 , 一大家子的花费全部压在了他们两口子的肩上 。
为了生活 , 李延军收过虫草 , 跑过运输 , “什么挣钱就干什么 , 经常往外跑 , 家里肯定就照顾不到了 。 ”
这个时候的李延军还被大家称为李师傅 。
虽然也挣了点钱 , 但是对于家庭的亏欠始终让李延军觉得有些遗憾 。
2012年 , 李延军去甘肃陇南送树苗的时候 , 发现那里的农民都在种植一种叫羌活的中药材 。 通过聊天 , 李延军发现种植羌活利润很大 , 而且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低 , 于是他就从当地农民手里买了150公斤的种子 , 开始在家乡试种 。
【青海日报|从“李师傅”到“李老板”】为了尽快掌握种植羌活的技术 , 李延军把甘肃的朋友请来传授知识 , 在朋友的帮助下 , 李延军很快掌握了羌活从种到收的技巧 。
“刚开始 , 我种了0.2公顷 , 2015年收获的时候发现长得很好 , 所以我就决心专心种植羌活 , 不再往外跑了 , 也可以陪伴家人 。 ”李延军说 。
羌活是一种当下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中药材 , 一般需要在土地里生长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收获 , 具有易成活、产值高的特点 。
近年来 , 仙米乡突出以市场为导向 , 注重规划引领 , 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来抓 , 结合乡情村情实际 , 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积极引导群众转型发展 , 破除农业收入低的瓶颈 。
李延军无疑是搭上了产业调整的快车 , 先行先试种起来了 。 “刚开始种的时候 , 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 比如在土地流转和支农贷款上乡政府为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 现在乡政府每年都会派农技专家来给我作指导 。 ”
金秋十月 , 正是收获的季节 。 在桥滩村的田地里 , 村民们正在把3年前种下的羌活挖出来 , 用农用三轮车拉到李延军的收购点 。
走进一处庄廓院 , 浓浓的中药味道扑鼻而来 , 收购来的羌活在院子里堆成了小山 。 李延军和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切药头、打掉土渣、烘干 。
“2015年 , 我种了1公顷 , 每年都会增加种植面积 , 这样的话每年都会有收成 , 到现在我已经种了3.3公顷 , 收入还可以 。 ”李延军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 。
也是在朋友的介绍下 , 李延军认识了安徽省亳州市一个专门收购羌活的老板 。 从此 , 李延军的中药材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 。
经过几年的发展 , 李延军不仅自己种植药材 , 也带动了其他村民加入其中 。 “在李延军的带动下 , 现在有70%的村民都在种植药材 , 村民们的收入也都增加了 。 ”桥滩村党支部书记孔庆柏介绍 。
“我不但自己种 , 还收购邻居们的药材 。 现在已经收了30多吨 , 全部收完能达到70吨 , 收入可能在10万元左右 。 ”李延军笑着说 。
自从种植羌活以来 , 李延军最近几年的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 , 终于实现了自己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望 。
这几年 , 他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 陆续买了一辆皮卡 , 一辆小轿车 , 还在县城购置了一套2室1厅的商品房 。
只要人勤奋 , 土地可生金 。 这句话放在李延军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 靠着种植羌活 , 他不但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 也带动更多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贺成莲是桥滩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 他给李延军帮忙 , 一天有100元的工资 。 她种的1.3公顷羌活 , 到明年就可以收获了 。 “收成应该也不会差 。 ”贺成莲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