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平庸,在于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力( 二 )

普通人的平庸,在于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力
艾希曼声称 , 在执行最终决定时 , 他是出于服从 , 他是在读康德时引出服从这一道德准则的 。 可以想象 , 阿伦特在听到这番话时会是多么震惊 。 他构想和执行最终决定已经够糟糕的了 , 说他那样做、他服从纳粹当局的命令是根据康德提出的道德准则就太过分了 。 在解释他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理解时 , 他援引了“责任”这一概念 。 阿伦特写道:“这令人愤怒 , 也令人无法理解 , 因为康德的道德哲学如此密切地与人的判断力相关 , 而人的判断力把盲目服从排除在外了 。 ”艾希曼在解释他对康德的理解时自相矛盾 , 他一方面说“我谈到康德时 , 我的意思是 , 我的意志的准则必须总是能够普遍法则的准则” , 但他又承认 , 在被指责执行最终决定的任务时 , 他停止了服从康德的准则 , 他不再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 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艾希曼在做出混乱的解释时 , 重新组织了康德的绝对命令 , 说一个人的行动应该会得到元首的批准 , 或者他自己也会那样做 。 阿伦特在报道中对此立刻做出了反驳:“康德肯定从来都不会这么说;相反 , 在他看来 , 每个人在开始行动时都是他自己的立法者 。 通过使用实践理性 , 人们发现能够也应该成为法则的准则 。 ”1963年 , 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区分了实践理性和服从 , 7年后 , 她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开始了她的康德政治哲学讲座 。 阿伦特的后期著作 , 包括她论述意愿、判断和责任的著作 , 都是正确地解读康德哲学问题 , 反驳艾希曼的解释 , 努力地从纳粹的解读中救回康德哲学 。变得平庸的是对思考的攻击 。 阿伦特相信 , 本来只有哲学能够拯救那些遭到屠杀的人 。 人们需要哲学来阻止恶 , 因为哲学就是对作为思想能力的理性的训练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薛巍原名:《汉娜·阿伦特论恶的平庸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