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里所谓的观众投票环节是真实的吗

作者 / 娱乐资本论投票 , 可能是今天最为「公平」的一种评比形式 。 打开今天国内的任意一档综艺节目 , 我们几乎都能看到「投票」的环节 。根据河豚君的粗略统计 , 今年最为热门的综艺中 , 不管是选秀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 还是音乐综艺如《乐队的夏天》、《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 , 还是舞蹈综艺《这!就是街舞》、《舞蹈风暴》 , 甚至是喜剧综艺《脱口秀大会》 , 所有综艺节目中的「胜负」都寄托在现场的大众评审、专业评审或是媒体评审身上 。综艺节目里所谓的观众投票环节是真实的吗
这些掌握着选手们「生杀大权」的评审们 , 似乎拥有着令普通观众艳羡的重要权力 , 但也面临着「聋的传人」、「都是托」之类的攻击和指控 。到底谁能成为评审?他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不少评审认为自己只是「工具人」 , 甚至认为评选需为剧情冲突让路?带着这样的疑问 , 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调查采访了众多参与过不同节目录制的各类评审 , 试图为大家揭秘这些热门竞演综艺投票背后的故事 。是谁成为了综艺评审?在各类综艺节目中出现的投票评审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大众评审、专业评审(包括媒体评审)、明星评审 。 在此就不讨论如何成为明星评审这一条路径 , 我们只来看大众评审、专业评审是如何被选择出来的 。在所有不同类型的评审中 , 大众评审 , 是与观众最为接近的评审群体 , 也是被寄予了「代表大众意见」厚望的群体 。 大多数热播节目都有公开的大众评审招募通道 。 除此之外也会存在一部分「福利票」 , 通过工作人员、赞助商等各渠道分发出去 。综艺节目里所谓的观众投票环节是真实的吗
知情人士王先生(化名)告诉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 , 节目卖票给粉丝的情况不少见 , 很多节目组喜欢邀请流量明星 , 一个原因也是编导可以通过私下卖票给粉丝来赚钱 , 而平台方也可以给爱追星的「关系户」送票拉近关系 , 这都算是「隐形福利」 。作为曾经的「追星女孩」 , 小可(化名)表示想要成为大众评审并不难 , 她通过自主报名、媒体粉丝福利等多种方式参与过节目录制 。 「比如我去报名《梦想的声音》的时候 , 他们卫视有专门的观众统筹负责找人 , 你加统筹微信 , 发照片和自我介绍视频过去 。 」小可透露 , 大家都心知肚明 , 要照片、视频是节目组为了让大众评审更「好看」 。综艺节目里所谓的观众投票环节是真实的吗
参与过《乐队的夏天》录制的小天(化名)则表示 , 他是通过官方微博公布的公开信息报名的 , 「不过我报名的时候并不知道 , 是加上统筹微信后才告诉我这是要去现场看录制的 。 」小天说道 , 「然后就是发一些基本信息和照片过去 , 其实我当时有觉得奇怪 , 他们也没有问我什么跟乐队相关的问题 。 」《乐队的夏天》制片人在采访中告诉过娱乐资本论 , 节目招募观众的标准是希望每一场都有轻度、中度、重度的乐迷 , 「底线是你是听音乐的人 , 轻度可能是不太听乐队的歌 , 但是听别的音乐 , 中度是他听过一些乐队的歌 , 重度就是对乐队圈子有很深入了解的 。 理想状态下的比例当然是 1:1:1 , 但是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多少会有一些变动 , 基本上维持在这样的一个比例 。 」综艺节目里所谓的观众投票环节是真实的吗
(某观众招募信息)专业评审则基本都是邀请制 , 不同节目组可能会各有侧重地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者媒体前去投票 , 比如《乐队的夏天》邀请到的乐评人、音乐博主 , 《这!就是街舞》邀请到舞蹈家协会成员、街舞自媒体 , B 站的《说唱新世代》则会邀请 B 站说唱区 up 主等等 。曾有超过 10 年文娱采访人员经历的作家、编剧成长告诉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 , 他有六、七年的时间都在负责综艺条线的报道 , 《我是歌手》他从第一季跟到第七季 , 算是少有的「七朝元老」 , 《中国好声音》也几乎是每季必去 。成长形容《歌手》和《中国好声音》为全国各地文娱采访人员的聚会 。 「探班采访综艺录制 , 大多数都会进入录制现场担任媒体评审 , 参与投票 , 比如《中国好声音》里举牌的媒体评审 。 」综艺节目里所谓的观众投票环节是真实的吗
坏蛋调频主理人王硕则是参与了《乐队的夏天》两季的专业乐迷之一 , 他告诉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 , 印象中是从 2013 年的《中国最强音》开始 , 就有了邀请乐评人等专业音乐人去做评审投票的情况 。 「当时他们去只是作为 100 人大众评审在那投票 , 我还挺诧异的 , 因为他们中间有些人放到那几个大评委的位置也是 OK 的 , 我当时就觉得挺纳闷他们为什么要屈尊去投票 。 」后来也有节目邀请过王硕 , 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 , 直到《乐队的夏天》 。 对于节目中其他专业评审 , 除了一些比较熟的乐评人 , 大部分王硕都不认识 , 「专业乐迷里面好像有些是音乐制作人 , 但我也没听过他的作品 , 有些是写公众号的、发微博的 , 就是跟音乐有点关系的那种 。 」即使是在邀请制下 , 想成为媒体评审和专业评审仍然也是「有空可钻」 。 《这!就是街舞》在今年决赛共邀请了 201 位媒体和专业评审 。 虽然每人都需要实名认证 , 可还是会有追星粉丝通过各种方式拿到「入场券」 , 或者说随着粉丝经济的泛化 , 专业评审里面也有不少就是带着偶像滤镜的粉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