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提供五种支撑( 二 )
此外,南粤古驿道还支撑了区域协调,依托古驿道线路网络,3年内打造9条文化遗产游径,开展“古驿道+”文化、体育、旅游、研学活动,吸引城市资源要素向乡村转移,助力广东破解城乡二元发展难题,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想象空间 。比如,梅州玉水村主动挖掘玉水村古驿道旅游资源,改善交通状况,打造“红色文化景点”,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企业到村里考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
在支撑绿色生态方面,通过支持南岭国家公园创建、支持万里碧道工程建设,助力恢复生态多样性,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有多少绿水青山,就有多少金山银山” 。比如,我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典型样本——汕头西堤公园将侨批历史文献展示与人居环境改善合理结合,在2017年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值得关注的是,一直以来,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与加强党建引领、弘扬革命精神紧密结合,挖掘串联红色革命资源,推动一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各地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沿线有红色革命遗址95处,省政府专门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包括梅州张瑾瑜故居、清远吴光亮故居等6项历史人物故居修缮等活化工程,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未来,这些节点都将成为广东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践行初心与使命教育的新阵地 。
针对未来方向,调研组统计发现,66%的受访者希望减少活化利用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对遗存造成的破坏,26%希望增加遗存周边旅游配套 。同时,59%的受访者建议提升村民主动从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变的积极性,43%建议采取措施稳固镇、村自主性和积极性 。
同时加强工作统筹,结合南粤古驿道、南岭国家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及碧道建设等工作,将研学基地与自然历史资源节点串珠成链,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相衔接,进一步提升研学基地串联带动效应,打造特色鲜明的粤北线性文化主题线路 。
撰文:苏力 黄叙浩
推荐阅读
- 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如何影响你我他
- 展示中心|中国·光年城城市展示中心正式亮相 “十四五”建设计划全新起步
- 中国经济网|莆田鸿玺园违法未按规划建设遭罚 为华鸿嘉信旗下项目
- 北京日报|家门口就能学插花!北京将建设100家园艺驿站
- 农业|提高建设标准 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
- 交通|四川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获批复 将在这6方面开展试点
- 大话百科天地|5G建设逐步推开,个人应用的大规模爆发尚需时日
- 扶贫,贫困村|“金秋行?感悟烈山新农村建设”——淮北市作协烈山区作协联合采风活动
- 金融故事|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央行提出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参与资本市场建设
- 脱贫|云南省30名脱贫攻坚一线建设者赴沪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