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他做科普模型获赞千万,400万粉丝坐等更新( 二 )
趣味盎然的模型,是吸引人们走近“模型师老原儿”的一大原因 。
为了给人们解释蜻蜓如何飞行觅食,宁原制作了一个放大数万倍的彩色巨型“蜻蜓队长”模型;为了展示蜘蛛织网的过程,他不仅制作了一个庞大的金色蜘蛛,还搭建了纸质树林立体展板,还原小蜘蛛在树林中织网的场景,让观众看完恍然大悟、大呼过瘾 。
宁原认为,做科普的一大难点就是要把看不见、说不出、摸不着的知识阐释好 。他的诀窍是通过精巧的机关设计、特殊的材料选择,制作出生动灵活的模型,借助视觉传达的方法做科普,“在我看来,模型是一种交流工具,一门能翻译科学原理的‘语言’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宁原制作模型的材料,其实很多粉丝也都能找到 。包扎用的石膏、废弃纸箱、木板、拖鞋、洗衣机的下水管……生活中的各类废弃物品,都能成为宁原制作科普模型的原材料 。“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他说 。
如何保障科普内容的严谨准确,让科学术语变为人人听得懂的“普通话”;如何制作出写实却又不让人产生反感的动物模型;如何让科学知识变得有趣好玩……这些都是宁原时常思考的问题,也不断督促着他严格把关,不断生产出优质的科普视频 。
激发“好奇心”,“知识原来如此简单”
现在,宁原每周都在北京的工作室中不间断生产制作视频,平均三到四天就要制作一个完整的科普视频 。这其中包括前期科学理论收集、如何转化模型的思考、制作科普模型的过程及视频录制 。
每周一至两期的视频更新频率,工作量并不轻松 。要让观众通过几分钟的视频感受到“知识原来如此简单”,更不是一件易事 。
“把科普用模型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个由理性到感性,然后回归理性的过程 。”宁原说,因为自己不是专家,在每期节目制作前,都会阅读大量期刊论文,查找相关的科学文献资料,先消化理解科学知识,再转化为一个个好玩的故事,通过模型展示出来 。
对于青少年科普,宁原一直担心的一件事是,在繁杂的信息环境下,孩子们通过手机可以提前了解到更多知识内容,但也可能缺失对事物的“好奇心” 。“互联网视频模式是非常好的科普手段,用模型科普的方式,或许能让孩子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有所不同 。”
宁原计划接下来组织一些线下活动,让孩子们深度参与到科普模型的设计中来,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
“知识的扩充对每个人都有意义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科普视频做好 。”宁原说,“希望以后我的视频不仅让孩子们观看后觉得科学很有趣,也可以让成年人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
【模型|他做科普模型获赞千万,400万粉丝坐等更新】【编辑:苏亦瑜】
推荐阅读
- 一氧化碳|【应急科普】供暖季必读!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 |科普:什么是重放攻击?
- 老年|知道“酒驾”危险 你知道“药驾”一样可怕吗?中石油科普
- |让科技更通俗易懂!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穗落幕
- 体育知识科普|2021年“国考”有90个岗位无人报考, 看完要求, 估计你也不会去
- 富前程社群裂变|富船长:Persona用户角色模型——一个找痛点神器
- 用药|云南元阳县开展安全用药月科普宣传活动
- 中国|“典赞?2020科普中国”集赞活动开始 一起为科普力量集赞
- 网易娱乐|黄子韬晒私人飞机内饰炫富 粉丝科普维护要1700万
- 体育知识科普|高速超车道逆行?摩托车男子驾驶证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