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 昔日旅游胜地今成“烫手山芋” A级破产景区难觅接盘者( 二 )


在周鸣岐看来 , 长期以来 , 我国大量传统景区营收结构单一 , 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景区门票及索道、车辆交通等基础性项目 , 这些项目占总收入比重高达70%-80% , 毛利率多在80%-90%左右 , 是该类景区利润的核心 。 "此前 , 不少景区躺着赚钱的状态 , 让经营者们缺少转型的动力 。 "周鸣岐坦言 , 而在近两年国有重点景区整体降票价的大背景下 , 叠加疫情影响 , "先天优势"不明显且转型较慢、较晚的景区就普遍在今年遭遇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冲击 , 即使暑期和"十一"国内旅游市场回温明显 , 这些景区也很难扭转资金链断裂、破产的局面 , 而且 , 对于"抄底"的投资人们来说 , 这些相对规模不大、资源禀赋也不足的景区 , 并不算是有投资潜力的优质资源 。 招募不到投资人、遭遇流拍、降价挂牌等情况的出现虽令人唏嘘 , 但也在意料之中 。
转型中的阵痛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 融资成本和资金链风险都相对较高且转型相对较慢的中小民营景区 , 如果不尽快改变粗放的业态、形成度假产品 , 走向亏损、倒闭的可能会越来越多 , 它们能否撑到明年都是未知数 。 "周鸣岐表示 , 提高二次消费、打造度假型产品 , 对于中小景区来说 , 已经是其生存下去的必经之路了 , 而像龙门阵等景区简单地在旅游区域周边配备一些餐饮、住宿业态 , 其实仍然还是比较传统的调整 , 只有摒弃原有的观念 , 跟着消费的最新需求去规划、投资、建设 , 才能对资本和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 。
可以看出 , 景区转型已成为弦上之箭不得不发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提出 , 当前传统景区若要在较快时间内"自救成功" , 或许可以尝试一些投资少、用时短的项目 , 比如进行一些创意型改造 。 "景区可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当地特色 , 甚至打造一些沉浸式体验型的小型场景 , 在场景内开展一些收费游戏或互动项目 , 并增加游戏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 通过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和营销 , 来增加额外收益 。 "吴丽云进一步介绍 , 此前红遍全网的"不倒翁小姐姐" , 运营成本比起新建设备设施要少很多 , 但在引流和提高景区知名度方面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不过 , 吴丽云也直言 , 利用创新的渠道和形式进行改造 , 对景区项目设计环节要求较高 , 除了足够的创意及设计能力 , 经营方还需准确结合当前新媒体传播模式 , 找准消费者关注点 , 激活景区的活力 , 打造网红打卡地 。
此外 , 还有多位专家均指出 , 随着全国范围内景区门票的降价 , 部分景区也意识到 , 单纯依靠卖门票已很难保证收入 , 开始注重多元化收入模式 。 不过 , 吴丽云也表示 , 即使受到疫情冲击 , 传统景区也不会完全消失 , 一些拥有稀缺资源的自然景观还有很大的客流基础和发展空间 。 "但在未来 , 行业的整合升级将成为趋势 , 如何与科技文化创意相结合 , 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改造升级去迎合当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 都是景区方面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 "吴丽云表示 。
【景区 昔日旅游胜地今成“烫手山芋” A级破产景区难觅接盘者】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蒋梦惟杨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