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闻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新闻分析:听专家说说 , 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新华社采访人员高敬
12日下午 , 随着冷空气进场 , 北京的空气质量逐步转为优良 , 阳光再次明媚可爱起来 。
但预报显示 , 从14日起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再次遭遇污染天气 , 这一次污染过程将持续到16日 。
一周时间内 , 为什么连续发生两次污染过程?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进入秋冬季后 , 大气边界层下降 , 环境容量较春夏季有所下降 。 加上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 , 供暖锅炉启炉时由于治污设施运行不稳定 , 也会额外增加污染物排放量 , 在静稳条件下 , 容易出现区域性污染过程 。
这段话 , 蕴含着污染过程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污染排放和气象因素 。
我们常说 ,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 对污染天气的发生而言也是如此 。
“雾—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不清洁能源的过量消费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12日指出 , 国家近年来污染防治的方向是正确的 。
近年来 ,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向绿色化转型 。 北方地区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余户;到2019年底燃煤电厂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亿千瓦 , 目前全国约6.1亿吨左右的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 大力推进“公转铁” 。
但张小曳同时指出 , 以京津冀地区来说 , 其污染排放强度仍然数倍于全国平均水平 , 污染物排放量尚没有削减到足以跟不利气象条件“脱钩”的地步 。
以冬季采暖季为例 , 污染物排放量基本稳定 , 为什么前几天是蓝天白云 , 这两天就是污染天气?
“排放稳定时段 , 不利气象条件是污染出现的必要外部条件 。 ”张小曳说 。
影响眼下这两次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如何?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饶晓琴介绍 , 11月10日至16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 , 中东部大部地区转为气温偏高、干燥少雨的天气格局 , 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湿清除 。
具体来看 , 10日至12日上午 , 京津冀地区近地面水平风速较小 , 不利于污染物水平扩散;同时 , 由于夜间近地面容易形成稳定的逆温层结 , 像一个“干暖盖”盖在区域上空 , 使大气混合层高度降低 , 空气垂直上升受阻 , 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 。 再叠加上游污染输送的影响 , 导致霾天气的发生 。
14日至16日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地将受弱偏南风控制 , 大气扩散条件再次转差;同时低层湿度明显增加 , 夜间至早晨时段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 , 使得能见度较低 。 这次污染过程 , 公众的感官会进一步偏差 。
好消息是 , 从17日开始 , 受冷空气和降水的共同影响 , 空气质量将自西向东逐渐转好 。
未来要想消除重污染天气 , 还是要在减排上下功夫 。
【新华网|新闻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张小曳指出 , 要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 增加天然气使用 , 增加非化石燃料使用;促进煤炭的清洁利用;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的削减 , 控制臭氧污染;同时要控制机动车尤其是非道路用车、大货车和船舶污染;控制城市逸散性粉尘等 。
推荐阅读
- 疫苗|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看看科学分析怎么说
- 盘锦|盘锦“蟹田米”香飘云南
- 内脏|后背反复疼痛是怎么回事?找到痛点,分析诱因,可能是内脏告急
- 火箭_军事武器|中学生分析火箭失利收到科学家回信:一定可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 火箭_军事武器|这份传承令人感动!中学生分析火箭失利收到科学家回信
- 长征七号|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21年考研国家线公布丨科技早新闻
- 人工降雨|台湾空中洒水8吨,这就是人工降雨?分析:或为暖云增雨一种方式
- 光伏电池|深度|主流光伏电池效率提升方式与潜力分析
- 江浙沪|江浙沪冷到骨子里,倒春寒何时结束?分析:周末暂停,随后或还有
- 狮子|狮子为什么是群居动物?客观分析后,答案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