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敌人越多,它越值钱:2万亿的美团,天花板在哪里?( 二 )


在外卖领域 , 有阿里系的饿了么、口碑等;
在到店+酒旅领域 , 有携程、飞猪等;
……
本地生活进入一定阶段 , 甚至还会和美团老朋友——腾讯的同城生活形成正面竞争关系 。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 , 美团大部分的尝试似乎都成功了 。
截至2020年一季度 , 平台年交易用户数近 4.6 亿人 , 年活跃商户总数超 630 万 。 以外卖交易额及酒店间夜量计 , 公司市场份额分别达 68.2%和 48.7% , 居行业第一位 。
当年 , 美团从惨烈的“百团大战”中活了下来 , 如今已经成长为涵盖外卖送餐、到店餐饮、购买电影票、共享单车、网约车、购买火车票、购买机票、酒店旅游、民宿公寓等业态的“超级APP” 。
由此 ,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切入的领域越多 , 也就是敌人越多 , 美团的市值就越高 。
3
超强战斗力
在许多人眼中 , 美团一直让人看不透——什么都能做 , 好像没有边界 。
而且 , 美团似乎有一个特质——总是能够后来居上 。
很多业务领域 , 美团并不是第一个做的 , 但只要瞄准了 , 几乎都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切入赛道、实现超越 , 迅速做到行业头部 。
外卖是这样 , 酒旅是这样 , 出行、生鲜也是这样 。
2010年 , 团购在中国刚刚兴起;依托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东风 , 不到两年时间 , 至2012年末 , 团购型的网站数量增长到6000多家 。
一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惨烈的“千团大战”在中国上演 。 惨烈程度之高 , 倒闭的网站之多 , 创下了历史之最 。 最后 , 从尸体堆中爬出来的 , 也就只有美团和大众点评 。 而且 , 随着大众点评被美团收购 , 笑到最后的其实就美团一家 。
这样的强悍战斗力 , 从“千团大战”开始 , 就贯穿美团的所有征程 。
做外卖 , 美团也很快 。 据美团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 , 上半年通过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达295.2万人 , 同比增长16.4% 。 除了百万铁骑 , 美团外卖还追求极致的速度 , 美团创始人王兴早在2016年就曾说过——

我们的口号是『美团外卖 , 送啥都快』 。
在其他领域 , 美团也把这种速度思维发挥到了极致 。
当然 , 美团的超级战斗力 , 和创始人王兴的风格息息相关 。
今日资本徐新就曾评价过王兴:
“王兴是一个深度学习机器 。 很多东西都不是他先做的 , 但他一旦做 , 就能很快把别人打败 , 做到第一 。 ”
这样的风格 , 也给美团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
4
尾声
从市值上来说 , 如今的美团已经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 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布局也堪称全面 。 可以说 , 美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平台 。
但平台不等于生态 。
十亿消费者就曾分析过 , 平台和生态最大的区别在于:平台的核心是靠流量和规模的交易挣钱 , 因此流量越大越好;而生态 , 一方面是指其不同业务板块之间能够组成一个有机互补的整体 , 从而产生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指生态搭建方能够给生态参与者赋能 , 帮助其成长 。
很明显 , 尽管美团的盈利在增强 , 但它的生态还远远没有成型 。
而历史一再证明 , 凡是不能进化到生态级别的平台 , 要么会被更垂直化的小生态瓦解 , 要么会被更大的生态降维打击 。
电子科技领域的苹果、消费零售领域的麦当劳、沃尔玛、宝洁都依靠强大的供应商生态完成了生态的构筑 , 从而形成更加具有生命力的护城河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互联网企业的进化终点 , 就是生态 。 得生态者 , 才能笑到最后 。
就在这篇文章成稿之前 , 市场上又传来一个大消息——
监管出击 , 国内互联网巨头股价应声而落 , 美团更是暴跌了10% 。
在这样的局势下 , 从“死人堆”里拼杀出来的美团 , 在继续攻城拔寨的时候 , 或许更应该停下来想一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