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会|机会有多大?进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红利

_原题为 机会有多大?进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红利
(第三届进博会)机会有多大?进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红利
【博会|机会有多大?进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红利】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电 (采访人员 夏宾)“今年是我们第三年参加进博会 , 很高兴看到进博会越办越好 , 尽管在上海举办 , 但它已经成了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一个令全球参与者受益的全世界盛会 。 ”普洛斯中国区常务副董事长诸葛文静对中新社采访人员说 , 参加进博会让企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 进博会不仅仅是单纯谈生意、做买卖的地方 。
意向采购合同不断增长、签约采购金额再创新高 , 10日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参展商拿到了真金白银 , 跨国企业纷纷抢回因疫情而失去的业绩 , 不过 , 订单并非其唯一目标 , 多元红利亦值得深入挖掘 。
诸葛文静直言 , 每年参加进博会的企业都会呈现最前沿的科技、产品与服务 , 这些企业抑或是想要进入中国市场 , 抑或是想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国市场 , 通过参与进博会 , 也能学习到其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新的布局 , 这对企业后续业务发展有很大帮助 。
进博会“三朝元老”福特汽车今年与合作伙伴签署的2021年进口零部件采购协议达55亿元人民币 。 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在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采访时称 , 每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国内消费市场的日益升级 , 进博会为世界贸易和科技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
他表示 , 从汽车产业来说 , 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新体验的接受程度之快 , 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 进博会平台给汽车相关企业一个非常集中、又能同步进行展示和交流、规划未来合作或者投资的机会 。
疫情暴发以来 , 能在线下短时间内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进行交流 , 进博会无疑为跨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社交平台” , 向别人学习 , 也不忘展示自己 。
冯氏集团中国区总裁冯裕津对中新社采访人员说 , 作为一家服务贸易型企业 , 不像做零售的公司有具象化的产品或仪器 , 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 , 公司形象不够深刻 , 但在进博会这样一个专业的、国家级贸易平台 , 我们能非常全面且生动地向政府及专业观众展示包括设计、生产、物流、贸易、分销和零售在内的供应链体系 。
今年疫情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 但同时也在促使产业链、供应链的加速重构 。 冯裕津希望借助进博会这样的平台帮助更多的企业构建出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 共同拓展中国乃至国际市场 。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甘牛则说 , 今年进博会我们带来了新加坡金融科技在实际业务和生态圈中的应用 , 展示在金融科技方面呈现的一系列成果 , 与国内外同行分享经验 , 共同找寻携手合作的机会 , 切实了解客户新需求 , 为其提供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 。
进博会期间重量级的首发首展 , 代表了多个领域的最尖端科研成果 , 中国的创新引领力让企业触摸到产业发展的最新脉动 , 并追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
阿斯利康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在本届进博会上正式揭牌 。 目前 , 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正在加速升级 , 建设中的生物分析实验室将为中国和全球市场新药研发上市提供高价值数据和有力支持 。
正如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何静所言 , 中国医疗系统的临床科研实力处于快速提升的状态 , 为创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今年借进博会阿斯利康与国内顶尖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 是其持续提升中国在全球新药研发版图战略地位的有力证明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