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清|张立清:教育援疆,大爱无疆

_原题为 张立清:教育援疆 , 大爱无疆
“天山有界爱无疆 , 情如美玉万年长” 。 教育援疆 , 让民族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 怀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 , 2018年8月28日 , 作为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援疆教师 ,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第二中学的张立清老师踏上了援疆之路 。 在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和田 , 她所支教的工作单位是和田市五中 , 在这里 , 发生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
“一张小贺卡”
做教育与爱的播种者
在张立清的班上 , 说国语、学语文、写作文 , 是维吾尔族孩子最头疼的事儿 。 一学期下来 , 上了多次作文课 , 读范文 , 讲选材 , 教立意 , 但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没有明显起色 。
有一个“小捣蛋”就是其中之一 。 学习热情不高 , 注意力不集中 , 听讲习惯非常差 , 汉字写得错字连篇 。 一节作文课上 , 这个男孩猛地转过头 , 狠狠地盯着后面的同学 , 还攥紧了小拳头 , 张立清能感觉到他当时的愤怒 , 就停下讲课 , 走到他的身边 , 微笑着看着他 , 慢慢地他的拳头放松了 , 身子坐正了 。
“你怎么啦?”下课后 , 张立清一手拉着男孩的胳膊 , 一手拍着他的肩膀 , 笑着看着他 , 轻声地问 。 只见男孩使劲咬住嘴唇 , 不说话 , 脸憋得红红的 。 最终 , 她听到男孩用不流利的国语说那个同学骂他笨 , 说不好国语 , 学不好语文 , 更不会写作文 。 张立清轻轻地告诉他:“别怕 , 你一点都不笨 。 说不好、学不好、不会写就找老师!咱们慢慢来!”此后上课 , 张立清明显地感受到男孩在默默地观察自己 , 从眼色飘忽到直直地看着 , 从面无表情到嘴角上扬 , 都显得那么自然 。
课下 , 张立清也经常主动找男孩聊天 , 聊家庭成员琐事、说课堂表现、讲习惯养成、也谈未来理想 , 鼓励他多说国语 , 及时纠正发音……慢慢地 , 她发现上课时男孩读书出声了 , 小动作少了 , 脸上的笑容多了 。
元旦过后 , 张立清准备返京前的一天 , 办公桌上躺着一张新年贺卡 。 “张老师 , 感谢你 , 你让我上课有了精神 , 让我深深爱上了国语 , 爱上了语文课 , 更重要的是你给了我学习、提高国语的动力……祝您平安返京 , 春节快乐!爱你!”这张小小的贺卡让她心头一亮 。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 张立清把这个男孩叫到办公室 , 先感谢他的贺卡和温馨祝福 , 又对他说 , 写好作文也是语文成绩迅速提高的捷径 , 提议先把作文提高上来 。 “行 , 谢谢老师 , 我听您的 。 ”接着 , 张立清告诉他学校将为同学们创办《胡杨》作文月报 , 建议他可以写一篇作文 , 积极投稿 。 “太好了 , 我今晚就去写 , 张老师再见!”说着 , 他高兴地跑了 。
第二天一早 , 男孩就兴冲冲地送来一篇作文《与张老师的一二事》 。 这篇作文写出了真人真事 , 写出了真情实感 , 张立清带他一行一行改写错别字 , 一段一段说选材立意……果然 , 投稿后立刻被选中 , 在《胡杨》作文月刊第一期上公开发表 。 张立清又邀请男孩在全班用标准的国语朗读他的作文 , 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 , 班里响起经久不断的掌声 。
自此 , 班级掀起了写作文的比、学、赶、帮热潮 。 “老师 , 我发现国语没那么难学了 。 ”“老师 , 我也写了一篇作文 , 你抽空帮我看看?”“老师 , 你看我这篇文章怎么样?”“老师 , 老师……”同学们的作文陆续在《胡杨》作文月刊第二期、第三期上发表 。
每次当孩子们收到发到手的期刊 , 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 张立清也同样激动 。 “作为一名首都援疆教师 , 我们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 给受援地学生极大的自信和鼓励 , 责任重大 。 ”
“杨梅的味道”
做温暖爱心的传递者
“老师 , 杨梅什么味道?”早读课上 , 机灵、调皮的男孩祖力卡尔·库尔班打破了同学们齐声朗读的气氛 。 “老师 , 你见过杨梅吗?”“老师 , 杨梅长什么样?”……孩子们像被打开了话匣子 , 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 张立清猛地想起 , 这种生长在南方湿润气候的水果 , 对于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每天体验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的孩子们来说 , 没见过、没吃过也很正常 。
“要想知道杨梅什么味道 , 你们先好好读书 , 有机会你们去北京 , 老师请大家吃 。 ”“真的?老师对我们和对北京的学生一样吗?”“当然 。 你们都是一样的中华儿女 , 老师当然一视同仁 。 ”单纯幼稚的孩子们又听话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朗读课文中了 。
杨梅什么味道?杨梅长什么样?这些问题可能过几天孩子们就不关心了 , 但张立清一直记挂在心上 。
一个周日下午 , 她和同事去和田新开的一家鲜果大卖场 , 当看到冷藏柜上陈列着包装精美的杨梅时 , 她兴奋地大喊起来 , 赶忙挑了120颗 。 一颗一颗精心挑好 , 小心翼翼地包装完毕 , 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驻地 。 一颗一颗取出 , 认真清洗 , 用纸巾轻轻拭去上面残留的水分 , 又一颗一颗整齐地码放在保鲜盒里 , 放进冰箱冷藏 。
周一上课时 , 张老师宣布:“同学们 , 在上周的期中考试中 , 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 为了鼓励进步、奖励先进 ,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奖品 , 你们先仔细观察 , 咱们再发奖 。 ”“老师 , 奖品几乎都是圆的 。 ”“老师 , 奖品又大又红 。 ”“老师 , 他说的不对 , 应该是又大又紫 。 ”“老师 , 有的黑红黑红 。 ”“老师 , 奖品表面都不平 。 ”“老师 , 我猜到了 , 奖品是杨梅 。 ”……“好 , 观察结束 , 大家观察细致 , 猜测准确 , 今天老师就请大家吃杨梅 , 吃完之后 , 请告诉我杨梅的味道 。 现在有请以下获得三等奖的同学上台领奖……有请以下获得二等奖的同学上台领奖……有请以下获得一等奖的同学上台领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