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天猫双11电商夜归人 见证经济全面加速( 二 )


在商家的热情背后 , 自然是瞄准了天猫双11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 而从11月1日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的情况来看 , 消费者展现出的巨大购买力显然没有让他们失望:仅以聚划算“卖空行动 , 一起挺你”产业带专场为例 , 其首日成交额是去年双11成交量的17倍 , 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7个产业带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成交破亿 , 跻身“亿元俱乐部” 。
“那几天 , 厂里的员工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 。 ”重庆理文卫生纸厂负责人杨青说 , 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 , 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阵仗:工厂18台设备24小时赶工 , 月产能1.5万吨 , 成品1.5亿包 , 从10月31日开始 , 售后团队几十人都是通宵加班 , 一个客服每分钟的接待量是400-500人 , “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 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战场’ 。 ”
像这样超出预期的情况还有不少 。 “西南邮”因为给西南地区不少淘宝天猫商家供货 , 他们的纸箱销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双11火爆程度的“晴雨表” 。 前阵子 , 谢瑶的微信上时常会接到客户的加单信息 , “给双11备的货 , 怕不够 , 再加4000个吧 。 ”“我双11再多要几千个吧 , 以防万一 。 ”……这些精明的老板 , 仅从预售的情况就已经能够推测出双11的火爆 。
被激活的内需在今年双11迸发出强大能量 。
电商助力
中小企业从“活下去”到“火起来”
春雷秋实
今年天猫双11广大中国中小企业的红火场景 , 放在几个月前简直难以想象 。 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 , 农产品上行无路 , 眼看着水果、蔬菜烂在田里;制造企业销售无门 , 厂房、工人都处于闲置状态 , 无法正常运转;外贸企业举步维艰 , 生意受阻 , 公司濒临破产……
在那个时候 , 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 。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 , 一声“春雷”响起 , 在春天播下种子 , 并由此孕育了秋天的双11结出丰硕的果实 。
“最会造节”的阿里巴巴
频频“造节”帮企业渡过难关
一直以来 , 阿里巴巴被不少人称为“最会造节”的企业 , 而在疫情之后 , 在消费信心最需要被提振 , 在企业最需要订单的时候 , 阿里巴巴果断出手了 , 用自己擅长的“造节”帮企业渡过难关 。
于是 , 从今年全国第一个购物节“38女王节” , 到年中的“天猫618” , 再到如期而至的“天猫双11” , 这中间各种大大小小的购物节无数 , 催生一笔笔的订单伴随着一个个的包裹 , 从工厂出发飞往全国各地 。
对于包裹量的变化 , 成都申通的李晓怡感受非常深刻 , “从疫情期间开始 , 今年明显要比往年忙很多 , 各个环节都有这样的感受 。 ”李晓怡说 , 现在加班已经是常态 , 经常晚上九、十点能下班都感觉是下了个早班 , 碰上稍微大点的促销节点 , 下班时间基本就是晚上12点往后了 。
正是线上渠道的全面发力 , 帮助众多企业突破了疫情期间客流、物流的限制 , 承接住了各种电商购物节重新唤醒的消费需求 。 在成都蒲江 , 耙耙柑、猕猴桃等当地主要农产品 , 过去主要依靠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 但今年线上渠道销售的比例大大提升 , 有部分经销商线上销售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线下 , “疫情后电商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 今年蒲江水果的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一定上升 。 ”蒲江县政府副县长赵武斌说 。
在疫情之下 , 每一个微小的社会经济细胞 , 都展现出了坚强韧性以及巨大潜能 , 只要一点点雨露 , 他们就能顽强地“活下去” 。
“春雷”播种
中小企业“火起来”
不过 , 仅仅只是让中小企业“活下去” , 对于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的复苏是远远不够的 。 如何才能让他们重新“火起来”?既然“雨露”还不够 , 那不如就“春雷”响动 , 来场酣畅淋漓的春雨 。
今年4月 , 阿里巴巴宣布在时隔11年之后重启“春雷计划” , 这个旨在辅助中小企业的特别行动被称为“春雷计划2020” 。 在重启“春雷计划”的全员信上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写到:“我们将充分利用阿里巴巴20年来沉淀的商业力量和技术力量 , 通过一系列硬核举措 , 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促进新贸易 , 同时全力推动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用一切必要行动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 ”其中 , 张勇提到的“硬核举措”包括:开设数字化“外贸专区” , 打造数字化产业带 , 延长免费“0账期”时限等 。
阿里巴巴的“春雷”也及时在四川响起 。 今年6月9日 , 阿里巴巴与四川省商务厅签订了“春雷计划”“数字生活”合作协议 。 根据协议 , 双方在国内贸易、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现代服务业、大数据、人才培训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 以推动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 , 提升川货开拓市场的能力 ,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这场“春雷”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及时雨” 。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反映出效果:截至今年9月底 , 淘宝特价版已经吸引了全国超145个产业带、120万商家入驻;截至10月初 , 超2万家外贸企业享受到了天猫减免年费的政策;有37万家外贸工厂 , 得以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平台——1688拓展国内市场 , 成功实现转型;有近20万家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数字化“外贸专区” , 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外贸市场;80个淘宝直播产业基地在全国落地开花 , 10万农民主播通过淘宝直播间 , 走出农村站在了全国消费者面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