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网|乔孝冬:《中国古代谐谑小说研究》( 二 )
本书分析了谐谑小说的外延与内涵 , 谐谑小说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 揭示了《文心雕龙》谐隐理论下的小说意识 。 对谐谑小说的各个不同阶段发展情况做历时性、共时性考察 , 既有横向的代表性作品的研究考证 , 也有纵向的谐谑小说类型的演变总结 , 并能应用叙事学、传播学、类型学综合评价谐谑小说的文本传播、阅读接受的文化内涵 , 纵横比较 , 互相参证 , 与其他类型的小说勾连相通 , 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
分别就谐谑小说魏晋发生期的《笑林》 , 隋唐发展期的《启颜录》 , 宋元寓言成熟期的《艾子杂说》 , 明代文言与白话交融期的《古今谭概》以及明清小说与笑话的互动关系等考察谐谑小说的发展流变、审美品格及文化意蕴 , 研究谐谑题材在明清章回小说的传播接受情况与技法演变情况 , 探索其发展规律 。
本文插图
《古今谭概》
从幽默特质考察中国古代谐谑小说展现的民族群体意识及其“审丑”意蕴 , 研究民族文化性格与谐谑小说文学特质反映的社会现象之间的深层对应关系 。
谐谑小说具有幽默好玩的特质 , 古今中外研究幽默的书也是汗牛充栋 , 到底什么是幽默?幽默本身就是个聚讼纷纭的大题目 , 社会上流行《幽默学》《如何成为段子手》《幽默让你备受欢迎》等通俗读物 , 有些培训机构甚至专门邀请幽默达人开展对幽默人才的培训 , 甚至总结出幽默的万能公式 , 以求迅速拉近与客户的沟通距离获得最大利益 。
过分卖弄幽默、表现机智 , 其实是一种反幽默 。 “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 , 而调笑娱乐更是人的天性 , 一旦被功利心所笼罩 , 便失去了生气 , 变得油滑、低俗、浅薄、势利 , 成为被人嘲笑的丑类 。
鲁迅、林语堂、钱钟书等大家都认为幽默本身是可遇不可求的 。 幽默之风存乎一心,其产生、发展主要决定于人的学养与心境 。 诗云“善戏谑兮 , 不为虐兮” , 谐谑一定要有个中和的度 , 否则为“虐” , 做得太过 , 适得其反 。
本文插图
《近幽者默:林语堂传》
幽默常常是伴之以思想和宽容 , 幽默从高层次讲是人的一种觉醒与独立自由的体验 。 具有幽默感的人 , 善于以温厚的诙谐与同情的愉悦待人接物 , 在文学上则表现为追求个人情趣 , 表达自我、消遣、达观、宽容、同情 , 既具有老成、俏皮、圆滑的浪漫特性 , 又有化庄重为谐谑、变严肃为滑稽的神奇功效 。
如清朝有一次科举考试 , 卷中有“昧昧我思之” 。 这句话出自《书经·秦誓》 , “昧昧”在这里是表示“沉思”的样子 。 有一个考生,不知当初就没记准“昧昧”两个字如何写 , 还是精神不集中别有所思 , 把“昧昧”误写成“妹妹” 。 “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 , 在他笔下成了谈情说爱的话“妹妹我思之” , 批卷的考官挥笔批成一副工整的对句“哥哥你错了” 。
这位批卷的考官生性幽默 , 一句好玩的批语表现了他的学养与心境 。 “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 有时对别人或自己无意的过失 , 用一种嘲笑或自嘲的幽默态度 , 谁说不是一种温和的善于改过的行为呢?毛姆认为:“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 , 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 ”
本文插图
《人性的枷锁》
人也是复杂的社会化的动物 , “人生在世 , 不如意事常有八九” 。 幽默既可以化解人生许多的忧伤、失落与苦闷 , 翻看历史 , 具有幽默性格的人 , 往往遭遇更为坎坷的人生 。 因为幽默本身是超功利心的、通脱的 , 体现了慷慨仁慈的人性修养 。 幽默也可以展示人生的智慧 , 在针对挑衅或嘲戏时 , 不退避 , 不沉默 , 而是通过回击 , 展示对等或者更胜一筹的智慧 , 将人的机警与辩才化为文学的谐趣与审美 。
推荐阅读
- 农作物|2022湖南农商行招聘公基备考:我国古代农作物引进史
- 厨师|在古代民间有着下九流的职业,它们包括什么?大家知道哪些?
- 发胶|古代女子发型多样,但没发胶是如何定型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收藏是门学问,古代皇家收藏的藏品为何多遗失
- 大户人家|路上遇这“三种花”马上挖回家,遇水易疯长,古代大户人家最爱养
- 唐朝|李世民发明一职业,成了古代女子的噩梦,现代女子却争得不可开交
- 剃头师傅|古代曾被骂“下九流”的2种职业,如今备受追捧,从业者富得流油
- 古人智慧|古代4大“缺阴德”的行业,第3个实在残忍,其中2个职业至今存在
- 穿衣搭配|三年不砍头,砍头吃三年,古代刽子手的年俸有多高?
- 排水|古代的“大户人家”都喜欢养这10种植物,家里养几盆,富贵吉祥旺家宅,你家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