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记者手记:智能工厂里的“机器总动员”

_原题为 采访人员手记:智能工厂里的“机器总动员”
新华社天津11月7日电题:采访人员手记:智能工厂里的“机器总动员”
新华社采访人员宋瑞、白佳丽、郭方达
外表漆粉色或是绿色?把手是铁的还是铜的?雕花样式要方形还是花瓣状?在“恣在家”网站页面上 , 只需轻点鼠标 , 便可实现“我的家具我做主” , 过程犹如在玩变装游戏 。
这是美克国际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的一部分 。 通过个性定制 , 客户秒变“设计师” , “订单”迅速变“工单” 。
“我们就是想改变家具制造在大家心中的刻板印象 , 不再是低端、污染、千篇一律的代名词 , 而是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的‘机器总动员’ 。 ”美克家居C2M总经理许海笑着说 。
无论你身处哪里 , 在网站设计完成属于自己的家具 , 点击下单按钮 , 远在天津的美克家居实木家具智能制造工厂就会“秒接”订单 。 一系列人工与智能“互联”的操作 , 也当即开始 。
采访人员走进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大型家具制造车间 , 看不到嘈杂的生产场景 , 闻不到丝毫油漆味道 , 感觉不到粉尘的存在 , 恍如“走错门” 。
眼前 , 一个个个头不高的方形搬运机器人正在忙碌着 , 它们根据线上定制的家具尺寸和规格“作出判断” , 从货架上“抽取”相应零部件 , 并运送至家具装配、涂装的生产线上 。
在流水线上 , 一件件木质零部件被切割、成型、打磨 , 每一个步骤都由机器人与人工合力完成 。 在流水线的末端 , 一件件精美而又独特的家具鱼贯而出 , 当贴有芯片的家具成品经过光栅时 , 家具的品类、尺寸等各种信息被迅速读取 , 包装线根据信息迅速“定制”出外包装 。
在这里 , 定制产品与机器“对话” , 实现了自动加工;定制产品与物流运输设施“对话” , 自动传送至下道工序 。
“智能”操作的背后 , 是一家传统家具制造企业的“向智”蝶变 。
“管理这一切的 , 是工厂里的那个‘智能大脑’ 。 ”许海说着 , 指向了工厂角落一座两层楼高的智能工厂中心控制室 。 白色流线的边沿加上透明的落地玻璃 , 让它极具科技感与设计感 。
站在指挥中心的2楼 , 俯瞰整个工厂 , 许海掰着手指 , 算起了这套系统背后的数据:它是由10大系统、8大数据库、230万条静态数据 , 以及每天约20万条动态数据组成 。 透过它 , 来自网上的销售订单能够实时显现 , 并精准安排每件家具的生产 , 管理每个零部件的进度 。
“要经过近百道工序 , 一件件个性化的定制家具 , 才能够通过智能化生产诞生 。 ”许海说 。
而从消费者下单到家具交付 , 却仅需要14天的时间 。 “这放在5年前 , 都是难以想象的 。 ”许海说 。
成就顾客个性需求的同时 , 一组数据也显示出传统工厂智能改造的成果:相较于改造前 , 这座智能制造工厂的生产效益提升了36% , 单位产值能耗却降低了39% , 运营成本也降低了38.5%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 如今在天津 , 有更多企业如美克家居一般 , 走上了智能转型的道路 。
数据显示 , 今年前三季度 , 天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5.4% , 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7% , 增速快于制造业8.9个百分点 。
疫情冲击下 , 经过智能升级的传统产业 , 经受住了考验 。
“得益于工厂智能化转型升级 , 我们的产能迅速从疫情影响中恢复 , 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 , 我们还与‘网红主播’线上连线推介定制化家具服务 。 ”许海说 。
数据背后 , 是政策的支撑 。 近年来 , 天津持续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 出台实施“智造十条”百亿元专项资金政策 , 累计支持四批项目911个 , 支持资金36.4亿元 , 培育了一汽丰田新工厂、海尔5G智能工厂、丹佛斯智能制造灯塔工厂等75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
【智能|记者手记:智能工厂里的“机器总动员”】“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升级是一条必经之路 , ‘十四五’期间 , 天津将继续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室主任杨冬梅说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