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市场规则最终说了算
全球化:市场规则最终说了算·田玉川全球化会不会真的发生逆转 , 首先要看全球化的驱动力是什么?科技进步加快 , 产业链延长 , 市场拓展超越了国家、种族、体制、文化的阻隔 , 全球市场的形成 , 每一种产品、每一个企业都已经处于产业链之中 。 企业与企业只有分工协作 , 才能保证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产品与产品只有保质保量 , 才能保证产业链的完整匹配;任何企业只有与产业链共命运 , 只有遵守市场规则 , 充分保障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 , 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质量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 。全球化的根本驱动力只能是全球市场 , 主体只能是企业 , 而非政府、国家 。 所以 , 唯有市场是全球化的主导者 , 唯有市场拥有全球化的最终话语权和决定权 。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 是由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所决定的 。 因此 , 在全球化浪潮下 , 产业链如何布局和发展 , 不是由某些专家学者说了算 , 也不是由某个政府说了算 , 更不是由某些国家的某些政客说了算 , 而是由市场最终说了算 。 即使一时一地出现了某种形式的“强干预” , 一时一地暂时由权力说了算 , 但在趋利原则和生存法则面前 , 最终还是市场规则说了算 。 即使一时遭遇某些挫折 , 出现回潮和反复 , 也会及时调整、恢复 , 或创造新的发展模式重生 。市场能够带来效益则生 , 市场效益低或没有效益则死 , 不以任何人和政府的意志为转移 , 这就是市场法则面前人人平等!产业链的布局 , 是由市场在逐利、保障健康运作的前提下 , 按照靠近大市场 , 利用相对完整的体系和比对优选低成本的原则长期形成的 。 岂能在遭受新冠疫情这种突然打击下就断裂和重组?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之所以是不可替代的 , 是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 ,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的三十年间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 , 外资企业首先看准了这一点 。“中国制造”则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优先发展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 中国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方面也都具有优势 , 在新冠疫情打击下外资企业何去何从 , 企业自会理智抉择 。回看美日企业的回迁动议 , 根本就不是大多数企业的自主选择 , 而是一些政客和所谓的专家为转移应对疫情失误罪责的一时鼓噪而已 。众所周知 , 唯利是图 , 是资本固有的本质属性 。 美国企业之所以要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发展 ,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其本国基础设施陈旧;二是产业配套不足;三是人力成本太高 。 而此三者恰好是中国之所长 , 以中国之所长补美国之所短 , 如何选择就不言而喻了吧 。“美国制造”的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制造” 。 美国的基础设施 , 由于年代久远 , 缺乏更新 , 在很多方面已经算得上落后了 。 比如高铁 , 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和现代化程度早在奥巴马时代已经超越美国了 。 尽管奥巴马一再宣称:美国人决不当世界第二!但直至今日 , 美国的高铁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 而中国的高铁已经突飞猛进、一路高歌 , 实现了全国联网 。 由“省省通”向“市市通”快速拓展 。 4G技术在中国已经普遍使用 , 流量成本比美国成倍的低 , 覆盖面比美国更广 , 使用人数比美国成倍多是不争的事实 。 中国华为的5G技术比美国的先进 , 无论美国怎样不择手段打压 , 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 别看美国是超级发达国家 , 电力不足 , 有的地方还会停电 , 这在全国电力已经联网的今日中国听起来好像是很遥远的事 。 1985年 , 中国发电量是美国的八分之一 , 到2017年达到美国的160% , 工业用电是美国的4.5倍 , 接近世界的25% 。 钢产量五十年代只有美国的0.2% , 2018年达到了美国的10倍 , 世界的50% 。同样 , 美国的产业畸形发展由来已久 , 积重难返 。 “做空”中下游产业链的严重后果是 , “美国制造”在本土难以生存 , 更不能奢谈什么创新发展了 。 如果有一些企业响应号召“回迁”美国本土 , 那么 , 配套的“硬件”和“软件”都具备了吗?政府总不能只出一个搬迁费 , 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处于落后状态 , 而且不能保障;企业周边的产业群聚在哪里?第三产业是否具备全方位的服务功能呢?超市、酒店、医院、邮局、学校等在哪里呢?即使那笔承诺由联邦政府支付的不菲的企业搬迁费 , 最终还不是要由美国的纳税人来掏腰包 。 这可能吗?在纳税人被尊奉为上帝的“自由世界”美国 , 恐怕没有一个纳税人愿意用自己的血汗钱为那些在国外淘金爆发后再“回迁”的企业买单 。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的人力成本是最高的 , 几乎比发展中国家高出近十倍 。 201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最低时薪法案》 , 计划在几年内逐步将美国的时薪提高到15美元 。 按时下的美元汇率估算 , 美国最低时薪 , 大约是中国最低时薪的8倍 , 越南最低时薪的41倍 。 仅此一项 , “回迁”企业就会增加多少成本呢?“大体上说 , 我认为公司会对任何伤害其股价的事情产生难以置信的抵触情绪” , 为投资者分析中国经济数据的平台China Beige Book的总经理Shehzad H·Qazi态度很明确 。 “举例来说 , 我们不会看到 , 耐克公司将其所有的生产都搬回美国 , 让他们在美国生产鞋子和运动服 , 因为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他还强调 , “我不认为有什么税收优惠政策足以促成这种回流 。 ”连搬迁费尚没有着落 , 企业“回迁”的配套设施、出口通道、发展战略等都是画饼 , 一贯逐利而居的美国企业 , 何去何从 , 还用再询问和怀疑吗?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认为 ,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 原因在于在中国生产的综合成本低 。企业已经优选的产业链 , 市场已经成熟的产业链 , 各方已经互惠互利的产业链 , 岂能说迁移就迁移?说阻断就能阻断?目前 , 全球产业链分工之细前所未有 , 伸延之长前所未有 , 依赖之深前所未有 , 协作之久前所未有 , 互惠之多前所未有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命运一体 , 生死与共 ,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任何形式的脱节和阻断 , 损害的首先是自身 。 对于产业链依存程度最高的美国企业尤其如此 。一项由中国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等联合开展的针对美国在华企业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美国在华企业都对今后一段时期 , 在华复工复产表示乐见其成 , 根本无意撤离中国市场 。如果一些国家竞相提升经济自给率 , 肯定会导致其他国家效仿 , 这样必然会导致出口机会和贸易量的减少 。 美国前贸易代表佐利克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需要决定在哪里支付成本 , 如果全部在国内开发 , 就会有成本 , 对美国出口商来说也会有成本 。 ” 如果进入一个贸易壁垒不断上升的世界里 , 谁也没有了海外市场 , 这谁会愿意呢?
推荐阅读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 科创|首批科创50ETF上市 市场再添普惠投资工具
- 智能手机|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 菜市场|年轻人宁愿去价格较高的超市,也不去菜市场,为什么?
- 房住|九十月份房地产市场表现平稳 “房住不炒”的楼市主基调不会变
- 东风裕隆破产 纳智捷正式退出大陆市场
- 地方债市场化|财政部发文要求完善发行机制 提升地方债发行市场化水平
- 房住不炒|九十月份房地产市场表现平稳 “房住不炒”的楼市主基调不会变
- 生产成本上涨、零售价格普降!羽绒服市场怎么了?
- 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人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来了 这次有这些食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