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独家|“家长退群风波”家长老师各有苦衷,专家却这么说( 二 )


家长孙先生坦言 , 家长群里让辅导和签字 , 家长必须照做 , “孩子毕竟在学校 , 你微小的举动可能影响到孩子 。 除非太过火 , 大部分家长都是得过且过 。 ”

刘娟是一位初三学生家长 , 她在群里很少发言 , 但却发现了一个怪象:有老师说句话 , 家长除了回复“收到”外 , 下面常常会紧跟一些很热情、完美的回复 , 这无形之中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 。
“谢谢老师 , 您辛苦了!”
“有您这样的老师 , 是孩子的福气 。 ”
“您费心了 。 ”
…………
看着家长群跳动着的一条条消息 , 刘娟直言家长们的热情让人招架不住 , “作为家长 , 我可以理解老师的辛苦 , 但好话说多了 , 就变得毫无营养 。 这不仅让像我这样的家长感到压力 , 还容易错过群里的重要通知 。 ”
对于家长群变“夸夸群” , 周女士的感受和刘娟差不多 。 有时候一会儿没关注家长群 , 就已经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消息了 。 “想翻老师发布的消息都得花上好一会儿 , 群里全是家长对老师众星捧月般的夸奖 。 ”周女士分析 , 估计家长也是跟风 , 如果不极尽溢美之词地夸老师几句 , 就怕自家孩子在学校里受冷落 。 夸赞老师的模式一旦启动 , 差不多每天都得这样了 。 “有些家长太过夸张 , 每次老师在群里发过消息都有跟评 。 这种情况让人望而生畏 , 每次自己想在群里说点什么 , 总会欲言又止 。 ”
老师:
并非要当“甩手掌柜” , 只需要家长多监督而已

“变味”的家长群不仅带给家长诸多烦恼 , 也成为了老师的负担 。
山东一小学校长刘先生认为 , 让家长批改作业是不对的 。 “家长可以监督学生去完成作业 , 有时间有能力的话 , 也可以检查一下孩子作业的正确率和书写情况 , 但不能让家长代替老师去批改作业 。 ”
“假如让家长批改作业 , 老师就不能完全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 不能及时调整教学 , 同时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 特别是高年级家长 , 可能已经辅导不了 , 甚至还会辅导错误 。 ”刘先生也说 , 有时候微信交流 , 确实会出现个别家长不理解的情况 , 老师们也很无奈 。 “有老师放弃休息时间 , 想利用晚上空余时间给学生在线教学 , 个别家长就斥责老师‘白天不上课 , 晚上来补课’ 。 ”
某小学班主任张老师也遇到过家长不满的情况 。
“有次 , 班里一位老师因为生病 , 往群里发作业比较晚 , 结果引来家长们的牢骚 , 有时候真地挺无奈的 。 ”由于担心家长群变“夸夸群” , 张老师在群里发完消息之后 , 通常会说“请家长们不要回复” , 一般需要回复的重要通知 , 才会直接告诉他们 。

“作为老师 , 应该都有这方面的无奈吧 。 ”张老师认为 , 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 , 已经不单纯是从早7点到晚6点的工作问题了 , 超过这段时间 , 家长在群里提出的问题 , 他们照样会解决 。 “但是有很多家长不理解 , 认为我们把一些任务推给他们了 。 其实只是需要家长配合 , 因为班里有46个孩子 , 我们不可能都照顾过来 。 ”
王辉成是济南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 , 他已经教学35年了 。 谈及家长群的管理问题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学校要求不能成为家长的负担 , 老师在群里下发的通知也很正面 , 但不排除有部分老师说话时的语气强硬 , 招致了家长反感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就开始了教育工作 , 其间做了近30年班主任 , 先后带过10个班 。 那时候信息沟通的方式很单一 , 根本就没有QQ、微信和钉钉 , 和家长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开家长会和到学生家里家访 。 ”王辉成说 , 最近十几年因为工作关系 , 不再担任班主任 , 可我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过 , 始终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 。
如今 , 随着网络的发达 , QQ、微信、钉钉比以前方便快捷了许多 , 但王辉成会非常注意个人的表达方式 , 尽量不说一些让家长反感的过头话 , 更别提在群里给家长布置任务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