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


 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
文章图片
2009年,湖北荆州的三个大学生跳入河中救人,结果不幸溺亡,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
然而,这只是事件的开始。
这三个大学生的尸体由一家打捞公司负责打捞。
打捞公司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并不是下水打捞尸体,是在船上和家属谈价。
打捞公司开出了一具尸体12000元的价格。
家属没钱,学生们扑通跪在地上磕头求打捞公司快点把尸体捞上来吧。打捞公司不为所动。
【 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一个采访人员按下快门,于是就有了这幅获得中国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的《协尸要价》。

 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
文章图片
在这幅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心位置站着一个70岁白衬衫老者王守海,他是这次打捞的捞尸人。
在画面中他的那个手势似乎是在说:钱到了,尸体才能给你们。没钱,免谈。
而在船下一条绳子上绑着一只手,正是其中一个“救人而溺亡的大学生”。
他是一个英雄,英雄死后怎么能受到如此对待,是社会道德的沦丧吗?!

 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
文章图片
但倘若我们心平气和、放下道德的制高点去看“协尸要价”,捞尸实际上只是一门稀缺的生意。
1、尴尬的“协尸要价”
首先,打捞公司到现场了解情况后,第一步肯定不是打捞,而是要谈价格。
这是一笔生意,价格没谈清楚怎么能打捞?
打捞公司的要求是钱先付过来,再捞尸。
一来是为了保障公司利益;
二,要是等尸体捞上来后,家属万分悲痛,那时候再要钱,更容易被激动的家属骂说“都这时候你还急着要钱”,被揍。
试想一下,如果家属一早不同意捞尸的价格,那打捞公司早就走了。
这恰巧也是“协尸要价”的无奈之处——
很多家属贫困,是拿不出这笔钱的,但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们怎忍心看到死者在水里多呆一秒?
可除了打捞公司,家属又找不到其他人帮忙,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打捞公司也正是抓住了那些家属“别无选择”,才会死死咬着价格不降,逼着他们先付钱。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笔一次性的金钱交易。
那么打捞公司提出的12000贵吗?
2、捞尸是具有极大风险的行业
溺亡者死去的地方一般都是河流、海流的湍急处,下水打捞尸体是一个技术活。
捞尸不是一般人干的了的,捞尸需要潜水镜、服装,设备动辄要数千甚至万元。

 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
文章图片
潜入河底,水下地形条件复杂,本来那就是曾“死过人的地方”,捞尸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保险公司对于“捞尸”这一高风险职业是不投保的,
这就意味着一旦捞尸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捞尸人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
捞尸的价格无法通过物价部门干预,打捞公司本身承担雇员和船只的成本。而且由于审批困难,有不少不正规的打捞公司。
在这样一个“发死人财”的特殊处境中,无论打捞公司开出什么价格,大家都觉得是在“漫天要价”。
《挟尸要价》照片伴随着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报道出来后,图中那个70岁的老者王守海回去后被村民围打。
王守海大喊冤枉:“我只是个捞尸人,老板一次才给我500元!”

 亡者|每年57000名溺亡者的背后,是一群50、60多岁的职业捞尸人
文章图片
正由于这500元,乡镇介入调查,打捞公司被认定为“诈骗乱报价”,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王守海冤,他一次捞尸捞上来,老板才给500,捞不上来有时候老板只给一包烟。
王守海体现了传统捞尸人这一行业的没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