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分得好的人越来越多”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分得好的人越来越多”
光明网|“分得好的人越来越多”
本文插图

昨天 玄武区锁三社区的工作人员走进南京市锁金幼儿园 , 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 从娃娃抓起”的校园宣讲活动 。通讯员 黄梅 夏星草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杜文双摄
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大幕已于11月1日正式拉开 。 这场全民“新时尚”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如何推动?今起 , 本报推出《垃圾分类蹲点日记》 , 采访人员走进垃圾分类一线 , 记录下这场“习惯革命”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
“你这是什么垃圾?”昨天上午10点左右 ,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城市绿洲花园小区一期正大门处 , 十多个垃圾桶一字排开 , 督导员老孙看到拿着垃圾袋的采访人员来了一句“灵魂拷问” 。
“是分出来的厨余垃圾 。 ”采访人员边回答边解开袋子准备倒进厨余垃圾桶 。 这袋厨余垃圾投进桶后 , 不放心的老孙又拿着夹子拨开再查看一番 , “有的人分得好 , 有的还不行 , 会把牛奶盒、餐巾纸都混进来 。 ”老孙举起手中的夹子 , “有了它好多了 。 ”
靠近中午11点 , 投放垃圾的人不是很多 。 老孙相对清闲一点 , 慢慢和采访人员聊起了这两天的小区垃圾分类经 , “这个小区10月30日开始撤桶并点 , 31日一大早居民们还是把垃圾扔在原先桶的位置 , 昨天就好多了 , 今天的情况更好 。 ”
老孙所谓的“更好” , 就是分得好的人多了起来 , “慢慢来 , 垃圾分类得有个过程 。 ”
没聊一会儿 , 老孙的老伴王柳珍来了 , 老孙脱下身上的志愿者马甲给老伴穿上 。 “两个人轮流值守吗?”“对 , 今天早晨我6点就来了 , 8点回去买菜准备午饭 , 现在换他回去吃饭 , 让他在家休息到下午4点 , 早点吃了晚饭再来换我回去烧晚饭 。 ”王柳珍告诉采访人员 , 老孙今年68岁 , 她64岁 , 除了要给上初二的孙子做饭 , 白天在家没什么事 。 她多年来一直是小区楼栋长 , 热心于这类公益工作 , 社区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 , 老两口就一起报了名 , 从10月31日开始上岗 , 每天早晨6点起两人互相轮值 , 到晚上9点回家 。
“你拎的是什么垃圾?”和采访人员聊着 , 王柳珍不忘紧盯着每一个走向垃圾桶的人 , 习惯性地来一句“灵魂拷问” 。 帮着破袋、用夹子翻捡一遍 , 成了她的固定程序 。 “昨天半天收集到的厨余垃圾只有1/3桶 , 今天半天已经有大半桶了 。 ”王柳珍用“变化明显”来形容垃圾分类实施后的小区 。
中午11:30 , 是小区保洁员们的下班时间 。 保洁员吴三英手中拎着3个垃圾袋走了过来 。 “还是有人把垃圾放在单元楼门口 , 不过已经少多了 。 ”吴三英说 。
在城市绿洲花园小区一期 , 采访人员看到了4个收集点 。 中午12点左右 , 设在7栋东侧的收集点并没有看到督导员 , 但仍有不少居民在认认真真地分类 。 住在5栋的周女士将一袋厨余垃圾准备投放至厨余垃圾桶时 , 看到了桶内有好几包其他垃圾 , 迟疑了一会儿 , 还是把自己的厨余垃圾破袋后投了进去 。 “希望大家都能从我做起认真分 , 不能再回到老样子……”周女士和一边的邻居嘀咕着 。
采访人员在此处收集点遇到了负责收集小区其他垃圾的驾驶员王化坚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以前他每天凌晨5点后来收一次垃圾 , 因为垃圾桶多 , 收完一圈至少1个小时以上 , 现在归集到4个点 , 差不多40分钟就可以收完 , “我不知道其他垃圾有没有减量 , 但重量上是慢慢变轻了 , 这也意味着分出去的厨余垃圾越来越多了 。 ”
【光明网|“分得好的人越来越多”】[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