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叶嘉莹这个名字对众多中国诗词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 。
今年10月 , 聚焦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正式登上银幕 。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叶嘉莹
不知有多少曾对古典诗词不得其门而入的人 , 在叶嘉莹的娓娓道来中 , 看见曾经隔着距离的诗词重新走近 。把门打开 , 让大家走进去 , 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这就是叶嘉莹 “一辈子不辞劳苦所做的事情” 。
对叶嘉莹先生的生命质地和诗词成就 , 观众表示钦佩 , 可对这部电影 , 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评论 。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豆瓣的评价里 , 有人在电影院里不停抽泣 , “哭掉三包纸巾” , “在两个小时里完全沉浸于美” 。
有人感到失望 , 认为这是部“被形式谋杀的电影” , 导演手握珍贵的独家材料 , 却拍出这么个浮皮潦草的“糖水片”;还有人大呼“怎一个乱字了得” , 怒斥导演是“装高雅的呆头鹅” 。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截然不同的评论 , 或许正来自于错综复杂的多因素交互影响:观影前不同的期待 , 不同的背景知识 , 不同的观影环境 , 不同的个人心境 。只要是真诚、平和与理性的讨论 , 都是可贵的声音 。
《掬水月在手》是台湾导演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 。
陈传兴这样解释这三部纪录片不同的拍摄理念:
《郑愁予·如雾起时》是“诗与历史”;
《周梦蝶·化城再来人》是“诗与信仰”;
《叶嘉莹·掬水月在手》是“诗与存在” 。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叶嘉莹(右)与导演陈传兴
和“诗与存在”的理念相符 , 《掬水月在手》并非以传统纪录片的形式展开 , 比起描绘故事 , 更注重对意境的创造 。在以镜头和配乐营造的这片“意境之场”中 , 直接揭示和展现“存在”本身——无论是叶嘉莹此人的存在 , 还是诗词的存在 。
这或许也是让许多观众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
身为一部纪录片 , 《掬水月在手》缺乏对叶嘉莹跌宕起伏生平的完整介绍 , 对叶嘉莹的诗歌理念也只有点到为止的只言片语 , 却代之以大量唯美的空镜吟唱、片段的浮光掠影 。无怪乎一头雾水的观众表示 , “虽然画面很美 , 看完脑袋很晕” 。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一部“诗与存在”的电影实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此 , 导演陈传兴这样解释:“我们借用中国诗词的比兴手法 , 用了大量的隐喻 。这当然只能用片段浓缩凝聚的方式 , 交错地出现 。”
身为符号学博士的陈传兴深谙符号之道 。
看似无意义的、“空”的镜头 , 其实也蕴含着许多深意 。例如影片最后的画面 , 洛阳大雪 , 白茫茫的大地之上 , 竟出现一串孔雀的爪印 。孔雀又名妙音鸟 , 在佛典中是唱歌演奏给菩萨和佛陀的鸟 , 而叶嘉莹的笔名“迦陵”正是妙音鸟之意 。
倒也无需指责观众是缺乏欣赏能力的“现代下里巴人” , 正如妙音鸟的镜头 , 如果缺乏解释 , 这部电影里许多符号意蕴本身就是极难传递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