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东北第一城易主!“国中”花落谁家?

城市财经|东北第一城易主!“国中”花落谁家?

文章图片

城市财经|东北第一城易主!“国中”花落谁家?

文章图片


作者:公子不悔01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 东北第一城的宝座 , 长春已经从沈阳手中夺得 , 且渐渐坐稳了 。
很长时间以来 , 大家公认的东北老大 , 是沈阳 , 哪怕沈阳的经济实力已经下滑得很厉害 。
但今年以来 , 这种局势显然在改变 , 利好形势往长春方面一边倒 。
首先是经济方面 , 长春终于超越沈阳 , 登上了东北第一省会的宝座 。
近日公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数值 , 长春为4769.5亿元 , 力压沈阳、哈尔滨 , 仅次于大连 。 事实上 , 上半年的数据 , 长春已经有了领先优势 。
而从增速来看 , 长春是东北四大主要城市中 , 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城市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尽管GDP第一仍是大连 , 但由于大连处在东北的边缘地带 , 只是计划单列市 , 注定了大连成不了东北的中心和老大 。
换言之 , 由于长春在经济上登上了东北第一省会的宝座 , 东北的中心已经渐渐转至长春 , 长春已经成为了东北第一城 。
此外 , 在受管理层重视度上 , 长春也提升了不少 , 政治地位 , 显然也比肩沈阳了 。
今年以来 , 长春从管理层那获得了不少利好 , 成为了东北最活跃也是最有话题感的城市 , 更让东北国家中心城市归属 , 变得扑朔迷离 。
先是被批复了《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 , 后又被批复了扩容 , 将公主岭纳入了长春的版图 。
显然 , 管理层有意做强做大长春 , 让长春担当更重要的责任 。
本号认为 , 从某种角度来看 , 这是管理层有意让长春上位 , 成为东北第一城 , 之后再给以“国家中心城市”头衔 , 以长春为核心 , 带动东北复兴 。
02事实上 , 长春曾几何时 , 就已经是东北第一城 。
清朝末年以来 , 东北偌大的土地上 , 中心换过好几轮 。
清末沙俄入侵东北时期 , 哈尔滨曾有东方巴黎的美誉 , 担当过一段时间的东北中心 。
后来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 张作霖坐镇东北 , 在奉天(沈阳)建立了政权 , 东北的中心随之转到了沈阳 。 九一八事变后 , 东北沦陷 , 伪满洲国在长春建立 , 长春便成为了东北的中心 。
一直到到改开之前 , 长春的经济实力在东北都处于领先地位 。
1978年 , 那时的东北还未衰弱 , 中国内地十强城市阵容中 , 东北四城全部在列 , 长春则处于领头羊的位置 。

制图:城市财经
改开之后 ,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 沿海城市迅速崛起 , 珠三角、长三角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 东北则因为体制不改、思维原地踏步、固步自封 , 再加上国家控制产能 , 多重因素影响下 , 东北经济江河日下 。
直到如今 , 无论是东北三省 , 还是东北四城 , 都沦为了需要被帮扶的对象 。
2017年 , 管理层发布《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 , 明确提出了一对一帮扶东北的要求:
江苏帮扶辽宁 , 浙江帮扶吉林 , 广东帮扶黑龙江;北京帮扶沈阳、上海帮扶大连、天津帮扶长春、深圳帮扶哈尔滨 。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 , 在东北整体被唱衰的时候 , 拥有强大汽车工业基础的长春 , 相对于同地区的兄弟城市 , 始终在坚挺着 , 堪称东北的不倒翁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上图可以看到 , 2019年之前 , 长春的GDP增速相比于其他三座城市有明显优势 , GDP增速从未低于6% 。
直到去年 。
2019年 , 在国际贸易环境巨变的情况下 , 长春的固定投资、消费和外贸三驾马车同时失速 , 导致2019年前三季度长春GDP增速零增长 , 全年也只增长了3% 。
今年以来 , 受特殊时期影响 , 诸多城市经济都负增长了 , 东北地区也不例外 。
到了二季度 , 长春凭借着区位优势 , 在国家侧重内循环的大背景下 , 结合自身强大的汽车产业优势 , 在国内很多城市刺激汽车消费的情况下 , 率先转正 。
上半年 , 长春GDP同比增长1.5% , 其余三城增速仍是负数 。 照此发展下去 , 两年之后 , 长春很有可能超越大连 , 成为东北经济一哥 。
03说了这么多 , 有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 尽管长春经济依然很活跃 , 但只是相比于东北诸城而言 , 要是放到全国来比 , 依然不尽如人意 。
整个东北振兴 , 才是东北的当务之急 。 要振兴 , 必须要有领头羊带领众兄弟一起向前 , 这个领头羊 , 长春当仁不让 , 这也是为何本号认为 , 长春第一城的主要原因 。
我们都知道 , 东北难以复兴的根本不是人口流失严重 , 人口流失严重是结果 , 不是原因 , 主要原因是东北的经济萎靡不振 。
而东北经济萎靡的关键 , 在于体制不够创新 , 思维不够活跃 , 很多人依然不愿跳出体制 , 依然只愿意待在体制内 , 守着一个看似稳定但薪水低微的铁饭碗不愿放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