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科学家:多款新冠疫苗已研发,有望明年年底前打败疫情( 二 )


生物基因大测序呼唤跨学科合作 。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哈里斯·李文表示 ,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 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的数量非常有限 。“因此 , 我们必须对所有生命进行排序 , 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源 , 也才能更加明确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 , 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
纳米技术帮助人类变得更强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希望能够将纳米技术运用到人体上 , 建造微型的机器 , 帮助人类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
在不少热门科幻电影里 , 引力波是跨越时空 , 传递信息的信使 。真实世界里 , 引力波确实是一位信使 , 而这样的信使 , 在宇宙中还有很多 。在科学前沿话题讲堂上 ,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引力波研究先驱巴里·巴里什提出 , 多信使天文学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将通过不同信使进行信息结合的形式来告知宇宙的发展变化 。
黑洞是近年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也是学术界的大明星 。拍下这张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负责人、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谢普德·多尔曼指出 , 黑洞数据还能够在实验室里被用作极端实验 , 优化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 同时了解黑洞如何向星系中心提供能量 , 形成人类所看到的壮观景象 。
农业与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命题 。在“共同家园”系列峰会上 , 数位顶尖科学家通过连线 , 共话科学力量之于农业生产的无限可能 。
2014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雷夫·安德森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统计数据 , 区分了不同地理位置、环境中的鲱鱼种群 。这样一来 , 就有可能彻底改变渔业管理模式 , 根据种群而非单一的地理纬度来设定鱼类的捕捞配额 , 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
2008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约翰·皮克特关注食品与农业中的可持续集约化科学 , 认为可以借助可持续的非季节性干预代替化肥、杀虫剂等的季节性投入 , 通过破解植物信息素的秘密 , 以植物自身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抵御害虫的破坏 。
【疫情|科学家:多款新冠疫苗已研发,有望明年年底前打败疫情】3 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多款新冠疫苗 , 人类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打败疫情
在当前形势下 , 尤其需要开展新冠肺炎药物、疫苗、检测领域的研究合作 , 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 , 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 。
从被烟雾笼罩的金门大桥 , 融化并燃烧的北极永冻层 , 大量死亡的博茨瓦纳大象 , 再到最近的新冠病毒 , 纳米材料学家、碳纳米管研究领军人物戴宏杰在演讲中通过新闻事实指出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 , 呼吁科学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
疫情期间 , 戴宏杰参与了新冠肺炎诊断相关项目 , 其团队开发出一种不需要任何血液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 引入“黄金纳米膜”(将纳米结构的金膜涂在载玻片上)的概念 , 通过信号的放大完成更为精确的检测 。“利用这种非常敏感的纳米平台 , 可以只提取唾液并检测其中的抗体 , 即使浓度很低也能检测出来 。”
本届论坛上 , 不少内容围绕疫情而来 , 带来了对抗新冠病毒的最新进展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 , 全球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多款新冠疫苗 , 并且找到一批新冠病毒优质中和抗体 , 人类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打败疫情 。
在“科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论坛上 , 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查斯·邦德拉在演讲中提到 , 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 , 在过去短短几个月中研发新冠疫苗 , 目前已投入临床测试 。这得益于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的通力合作 , 也是全球联合抗疫的一个缩影 。
“我们很惊喜地看到 , 这个团队在过去6到8个月中取得的成果 , 原本要花6到8年才能完成 , 所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 , 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查斯·邦德拉说 。
当前 , 全球进入三期临床的新冠疫苗 , 都是用来预防的 , 而感染病毒后的特效药还是空白 。2015年阿尔巴尼医学奖得主 , 单分子酶学、单细胞基因组学开创者谢晓亮带来了一些新冠肺炎治疗的好消息 , 他的团队利用最新的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 , 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优质中和抗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