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张飞与张郃在瓦口对阵,为何作为战败方的张郃,战后反而被升官?

和四年后的汉中大战类似 , 蜀汉获得了巴境的领土 , 但是曹魏迁走了不少当地的居民 , 双方各有得失 。
公元215年 , 曹操带着夏侯渊、徐晃、张郃等人 , 把汉中给打了下来 。
曹操表示应当得陇"忘"蜀 , 托词要做个知足常乐的人 , 于是班师回朝 , 留下夏侯渊一众人马镇守汉中 。
《三国志张郃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 , 徙其民于汉中 。
人力是古代重要的资源 , 既可以成为生产者进行劳作 , 也可以转变为士卒充实战力 。 张郃的做法会削弱蜀汉的实力 , 增进曹魏的国力 , 可谓一举两得 。
面对入境想要搞大迁徙的张郃 , 张飞显然不答应 。
于是乎 , 在张郃顺着宕渠水南下 , 将当地居民迁往汉中时 , 张飞便带着万余人的精兵前来阻截 。
汉中|张飞与张郃在瓦口对阵,为何作为战败方的张郃,战后反而被升官?
文章图片

▲张郃南下 , 张飞阻截
两人在宕渠、蒙头、荡石一带互有摩擦 , 对峙了50来天 。
从张郃的使命来看 , 他所要做的便是拖住张飞 , 在期间顺利完成搬迁 。
从地图上来看 , 最前线的荡石头到南郑 。 距离约为700汉里 。 汉朝时 , 大军携辎重行军速度为30汉里每日 。
《汉书陈汤传》:兵轻行五十里 , 重行三十里 。
【汉中|张飞与张郃在瓦口对阵,为何作为战败方的张郃,战后反而被升官?】迁移人口时 , 涉及集结、调度等环节 , 并且百姓迁徙拖家带口 , 行进速度不及大军的行军速度 。
若以平均速度10汉里每日计算 , 张郃在70天左右时 , 可以实现巴西郡内 , 宕渠水流域的人口迁移 。
按照张郃抵挡住张飞50来天来看 , 张郃已经实现部分人口的迁移 , 像我们熟悉的蜀汉后期大将之一的王平 , 便是在这个时候被迁到洛阳的 。
汉中|张飞与张郃在瓦口对阵,为何作为战败方的张郃,战后反而被升官?
文章图片

▲张郃的大搬迁
此前张飞已经招降严颜 , 严颜曾是巴郡太守 , 对于巴中的情况应当较为熟悉 。
张飞大抵是在类似严颜这样的本地人的带领下 , 最后通过一条小道抵达瓦口 , 突袭了张郃的部队 。 由于道路狭窄 , 张郃首尾难以相顾 , 无法及时支援正在交战的前线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在狭长的山道中 , 张飞以精兵彻底击败了张郃 。
面对溃败 , 战局已经无法逆转 , 张郃只得舍弃战马 , 带着麾下10来个人 , 翻山越岭逃离了战场 , 随后聚拢败军撤回汉中郡 。
自此 , 张飞彻底安定了巴东、巴西郡 , 蜀汉获得了巴境的实际控制权 。
汉中|张飞与张郃在瓦口对阵,为何作为战败方的张郃,战后反而被升官?
文章图片

▲瓦口之战
张郃虽然败给了张飞 , 但是他南下的初衷是迁移人口 , 而在张郃同张飞对峙的50天里 , 他也能实现对于巴西郡的部分人口迁移 , 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任务 。
这也就是为何张郃明明打了败仗 , 却在战后反而被升迁为荡寇将军的原因 。
(本文参考文献 , 《三国志》、《汉书》、《资治通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