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背后,潜藏着汹涌的暗流,以及她的命运悲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 恐怕是全书第一次大场面的高潮戏 。而且 , 这也被普遍认为是凤姐的高光时刻 。
应该说这样认为是有道理的 。宁国府管理的混乱 , 连府中人都承认的——“论理 , 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 , 都忒不像了”;凤姐之名也是先声夺人的——“那是个有名的烈货 , 脸酸心硬 , 一时恼了 , 不认人的” 。
凤姐“上任”前考量的宁国府中五件“风俗” , 是很有针对性、符合实际情况的;所采取的措施——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厘清程序、完善纪律 , 尤其是“勿谓言之不预”的话 , “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 , 如今可要依着我行 。错我半点儿 , 管不得谁是有脸的 , 谁是没脸的 , 一例现清白处治” , 都非常有操作性 , 效果也非常好——“无头绪 , 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 , 次日一概都蠲了” 。
可以说 , 事情办得完全达成了贾珍“只要好看为上”的要求 , 还兼顾了其他一大堆事务 。凤姐真是“威重令行” , “合族上下无不称叹”亦不为过 。“高光时刻”的凤姐 , 就像朝霞一样绚烂了 。
但是 , 事情真的就那么好吗?坏事里面有好事 , 好事里面也有坏事 。“高光时刻”并不排除阴影的存在 , “朝霞不出门 , 晚霞行千里”——朝霞也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
我们不妨从丧事的主角秦可卿谈起 。性格使然 , 凤姐对秦可卿临走时的告诫 , 不但从整个家族角度没有听进去 , 而且即使从个人行为层面 , 也没有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红楼梦》第十三回)放在心上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受命时就有一些反常规的现象 。
贾珍把事情一说 , 邢夫人固然是一句“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婶家 , 只和你二婶婶说就是了”(《红楼梦》第十三回)就甩了出去 , 只是其中是否有对二房管家、凤姐“外聘”不满的成分就不好说了 。
重要的是王夫人的反应 。先是“小孩子家 , 何曾经过这些事” , 后来贾珍“滚下泪来” , 王夫人只是“眼看着凤姐出神”(《红楼梦》第十三回) , 却仍然没有明确表态 。
我们不要忘了 , 彼时已经是“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红楼梦》第七回)之后 , 心急嘴快的黄莺儿已经脱口而出“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红楼梦》第八回) , “金玉良缘”的舆论、凤姐管家“过渡期”性质已经初见端倪 。
此时的王夫人 , 应该已经开始考量抑制凤姐的权限 , 只是不得机会而已 。这个时候 , 忽然冒出一件“扩权”(即使只有一个月 , 但影响面很大)的事体 , 你让王夫人怎么表态?
当然 , 这事最终还是要接下来 , 否则贾珍在两位夫人面前来个长跪不起之类的动静也未可知 。但是 , 作为当事人 , 凤姐自己恐怕应该是一个保持缄默的态度 , 待到王夫人却情不过、勉强应允 , 凤姐再做几许谦退 , 尔后“勉为其难”接下来 , 这就把事情的消极面压缩到最小了 。(说到这里不由得埋怨宝玉 , 不察世事 , 出这么个让一帮人为难的主意 。)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是矫饰虚伪 。其实平心想想 , 这是很有必要的 。不仅是保护自己 , 也是给大家一个面子 。凡事曲则全、枉则直 , 但凡有点文化修养的人都会想到、并愿意做到这一点——如果这事放在宝钗、李纨、探春、黛玉甚至迎春、惜春身上 , 都会或多或少表示一点这样的意思 。
其实从后来凤姐对贾琏说的“我是再四推辞 , 太太断不依 , 只得从命”(《红楼梦》第十六回)看 , 她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这“先减后加”的妙处 。
推荐阅读
- 凤姐|在美国坚持了10年,凤姐终于向生活低头了
- 凤姐|在国内混不下去的凤姐,在美国过得好吗?知情者:修脚美甲大忙人
- 王熙凤|刘姥姥一进贾府,王熙凤为何给20两银子?你看她走后凤姐干了啥
- 王熙凤|红楼梦:鸳鸯的姐姐嫁给了谁?她为何同王熙凤一样得了血山崩?
- 自律公会|网红凤姐自曝在美国活得不如狗:人生下半场,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 秋桐|王熙凤的挫败:秋桐来了
- 红楼梦|王熙凤真正死因,源自她筹划的一桩谋杀案,被她最信任的人骗了
- 娱乐小使者|凤姐直播卖惨,自爆在美国活的不如狗,现实打败了理想主义
- 213|她是“越南版凤姐”因太丑没人要,整容嫁入豪门做阔太,结果怎样
- 红楼梦|王熙凤为啥对小姑子迎春不闻不问,却对邢岫烟嘘寒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