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主动拥抱Web3.0的原动力是什么?


|让我们主动拥抱Web3.0的原动力是什么?
本文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 ,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WebX实验室
|让我们主动拥抱Web3.0的原动力是什么?
本文插图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 我们积极推动传统互联网向Web 3.0变迁的原动力 , 本质上是人们对安全感的永恒追求 。
首先 , 去中心化系统和结构设计一开始就是为了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 , 而互联网在经历了追求性能的时代后开始越发注重信息数据的加密保护 , 从更加安全的编程语言出现 , 再到后面更加安全的隐私计算技术等 , 都在为网络安全、用户安全、数据安全和开发安全作准备 。
数字化世界原住民觉醒 , 安全感的真空
早在互联网初步普及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考虑安全性 , 直到今天 , 如何保护隐私安全已经渗入到社会的不同圈层 。 原因在于 , 一方面 , Web2.0互联网信息的全球化流动和配置交换而来的用户数据 , 并不是安全无虞的 , 大量个人隐私、资产转变为数据流入互联网 , 以透明姿态存在于网络中 , 安全性极低 。
另一方面 , 科技巨头掌控并垄断了在大数据时代日益重要的数据资源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全支配权 , 真正的数据生产者在中心化的网络结构下反而成了资源 。 尤其在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驱动下 , 数据增长呈现幂数递增 , 大数据利益风口下 , 用户隐私或网络数据被随意贩卖滥用 , 资产被盗事件频发 , 隐私和自尊主权屡屡被无底线践踏 。
一系列隐疾带来的风险和事故 , 再加上互联网原住民个人主权意识的觉醒 , 使得人们在面对当前的互联网产生了极大不信任感和安全感缺失 。 并催生了Web3.0时代的去中心化系统网络的隐私加密技术升级 , 作为一种带有加密、信任、点对点、难篡改等特征的“中间件” , 可以去记录、保护和确权海量和变动不安的数据权益 , 对冲中心化势力对个体利益安全的风险 , 抵消人们对黑盒不安全感的恐惧 。
今年的Web3大会上 , “隐私保护”、“安全计算”是被嘉宾提及最多的话题 ,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在Web 3.0寻求安全感的?
越来越追求安全属性的开发语言
去中心化网络中 , 开发者信奉代码即法律的规则争议 , 但从实质正义角度来讲 , 这种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在于是否能够经受住风险袭击 , 这在The Dao项目被攻击被迫分叉案例中可以很清晰的体现 。 Code的写成是奠定不可变更法律尤为重要的一环 。
这一基建储备的重要性 , 促使编程语言不断进化 。 “2010年兴起的Rust语言代表编程语言发展史的新起点:从C语言编程范式到C++表达能力提升 , 再到现在Rust代表通用型语言 , 反映了当下安全+性能的时代要求 。 ”《Rust编程之道》作者张汉东总结道 。
坦白讲 , 语言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并没有被重视起来 , 很多人以“语言一通百通”的幌子一笔带过 。 但事实上“编程语言”与“工具”、“框架”或是“开发方法”等事物一样 , 担纲现代互联网应用生态的基础工具 , 地位十分重要 。
好在过去十年间 , 编程语言一直在不断的碰撞 , 演变 。 这期间 , 出现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 像出于速度、控制和可预测性等合理的理由而使用C++ , 迎来了行业的高光时刻 。 但问题也在C++的使用中不断暴露 , 现代C++依然不是完全内存安全、完全没有数据竞争的语言 , C++也没有能够用安全的抽象来包裹不安全代码的工具 , 用C或C++构建安全的组件将极其困难 。
之后 , Rust作为强调安全、并发、高效的系统编程语言出现 , Rust拥有一个类型系统简洁的内核 , 有很强的实用性、元编程能力、跨平台领域通用能力 , 最为重要的是弥补了C++语言和时代需要的安全性 , 譬如2016年以太坊devcon遭遇了最严重的ddos攻击 , 当遭遇攻击的时候 , 基于Rust的Parity客户端扛住了攻击 , 支撑了以太坊网络的稳定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