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潇|陕师大拒绝盲人考生是“不能为”还是“不想为”
据媒体报道,陕西首位盲人高考生吴潇,在考研报名时遇到了困难。吴潇今年24岁,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大四学生,意向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多次致电该校招生办及心理学院进行沟通。10月22日,该校相关负责人明确回复“不能报考”,理由是“不具备条件提供便利”。
从媒体报道可知,吴潇是陕西首位盲人高考生,并考出470分的成绩,一时间获得不少媒体关注。只不过,这个励志故事,似乎没有一路顺顺当当地书写下去,在考研时依然遭遇风波。
陕西师大回复“不具备条件”云云,大概也是实话。吴潇是陕西首位盲人高考生,可见罕见,也可想见很多高校的相应设施缺乏,不知道怎么安顿盲人学生。具体到专业,心理学可能又有点特殊,比如陕西师大的一位工作人员的回复,听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过程中,需要观察受试者情绪等一系列动作,“这盲生她咋学啊?”
但这一定能断定陕师大“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么?恐怕也未必。比如有律师就指出,陕师大在录取体检前就拒绝考生报考并不合法,工作人员没有能力断定不符合标准,自己就没有能力培养;且“不具培养能力”,也不能成为合法的拒录理由。而校方拿出的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同时强调,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可见,现在就断定吴潇不能录取、不给机会,为时过早且于法无据。
在新闻报道中,还有些背景信息也很值得注意。吴潇的一位室友也是盲人,意向报考北京某著名高校,对方已同意;她的一位师姐(同为盲人),考上了辽师大心理学研究生,目前已在该校就读。可见,所谓学校有没有条件,也要看有没有意愿创造条件。
再者说,以财政拨款(亦即纳税人财富)作为支撑基础的公立大学,应不应该以“条件不足”拒绝学生?如果“没有条件”,是不是应该借这个机会,完善一下条件?毕竟,中国有800多万盲人,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上大学,是毫无疑问的社会道义所在,未来这种情况也多半会再次遇到,作为公立大学,公众当然期待它们有所担当,且能主动一些。
不可否认,招收盲人学生,肯定会在教学成本上多出一部分,肯定要匀出不少资源完善设施。但大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这种“小”,去关照一位位情况各不相同的个体。大学承载的期待,不只在学术层面追求高精尖,也在于奠基一些最基础的社会伦理,比如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被放弃的。大学外在形态上是一个机构,但它的内核,理当是具有人文气息的、温暖的。“大学”两个字本身,即内含一种人文价值的意义。
【 吴潇|陕师大拒绝盲人考生是“不能为”还是“不想为”】招收一位盲人学生,对于院系的管理来说,肯定是不轻松的。但也不妨联想一下,每年陕师大在招生季,都会因为“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而在舆论场上亮相。想必学校也知道这种“慢”与“费劲”的仪式意义所在:不惮辛苦的书写,不就是在传递一种温暖与情怀么?还有很多学生同样在期待,对他们来说,这份温暖与情怀,就是光明。
推荐阅读
- 怀孕六个月,我拒绝拿嫁妆给公婆还赌债,老公坚决跟我离了婚!
- 《锦心似玉》十一娘为何屡次拒绝徐令宜,她的爱情观值得女人学习
- 情感|“别离婚,男人顾家就行了。”女子拒绝众人好意,离婚后重获新生
- 家运不佳时,家里常来这几个“怪客”,是好事,不要拒绝
- 女人这样“拒绝”你,不是不爱你,而是心里有你
- 为什么你会被一个男人多次拒绝?
- 婆婆|未婚先孕,准婆婆拒绝给彩礼,你会怎么做?3位女士说了大实话
- 70岁退休男人拒绝保姆的示好,领工资可以,领结婚证免谈
- 家里拆迁款90万,母亲把钱全部给弟弟,却想来我家养老,我拒绝
- 我是大龄剩女,曾经两次拒绝过一个男人,现在如何才能把他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