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买进,我的买房之路就像一场大冒险

买房有时候就像一场赌博 。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 , 站在当下看未来 , 谁都不能一概而论的直接给出答案 。 一个城市里的房产 , 就像股市一样 , 有白马股 , 也有垃圾股 , 相距几公里甚至一条街 , 各个小区的楼盘价格差异可能都非常大 。过去五年 , 我经历了开发商“端茶送水”的买方市场 , 也经历了要交茶水费才能参与摇号的卖方市场 , 最后懵懵懂懂地被对象“赶鸭子上架”逼着在杭州当时还是“荒地”的板块买了第一套房 , 然后买了老家的房子 , 在杭州又入手了第二套房 , 但这在当时房价高点时买进 , 心情就像过山车 。但事实证明 , 我们赌赢了 。第一次买房 , 我是非常抗拒的 , 回过头来想也挺有意思 。2015年 , 我在北京上大三 , 当时男朋友突然提出让我和他一起在杭州(他大学所在城市)买房 , 我当时非常抗拒 , 我心想大学都还没有毕业 , 两人也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 为什么要辛苦自己早早就背上房贷负担 , 而且还是去我完全不了解的城市 , 当时我们在网上battle了不知多少次 。男友和我爸妈关系挺好的 , 所以男友后来又把买房这事告诉了我的父母 , 父母觉得如果我留在北京 , 买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去杭州的话更容易立足 , 也开始帮着劝我一起在杭州买房 。大三暑假我去杭州实习 , 爸妈让男朋友带我去看一圈房子 , 让我自己好好地感受一下 , 看完房我才发现杭州房价确实涨得厉害 , 就拿主城区同一个小区来说 , 2月份单价2.7万/平米 , 5月份就涨到了3万 , 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如果晚三个月买就要额外多付30万 , 这对于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小白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 把它看做投资理财的话也是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方式 , 于是我便默默地接受了在杭州买房的想法 , 闲暇时间就上网恶补买房知识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房价疲软 , 那时的杭州楼市还属于买房市场 , 开发商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客户 , 当时的限购和贷款政策也很宽松 , 买房没有任何名额限制 , 首套购房3成首付 , 贷款利率还能打95折 。2016年年初 , 我们精心筛选后挑中拱墅区一个新盘 , 与最近的在建地铁站步行距离500米 , 有配套学区 , 离主城区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 , 根据当时的首付能力和月供能力(首付和月供都由我们两家平摊) , 我们买下了单价1.8万元的90平米两房 , 房产证写的我名字 , 两年后才交房 。 当时这个区域还是荒地一片 , 只有部分楼盘在造 , 所有的地铁、配套是图纸一张 , 什么实物都看不到 , 但仔细一想 , 买新房最重要的地段、交通、学区我们都具备 , 也就没什么可犹豫的 。很快杭州房价开始一波大幅拉升 , 从2016年3月开始 , 差不多以每月1000元/平方米的速度大跃进式上涨 , 我们眼看着过去的荒地变高楼 , 近郊变成市区 。 城市的发展速度让人瞠目 , 但我们已经买了房子 , 也完全把买房当作苦差事 , 没有再关注杭州房产 。卖出买进,我的买房之路就像一场大冒险
2017年 , 工作一年多后 , 我和男友都存了一些钱 , 眼看着杭州限购条件开始慢慢加码 , 杭州房子变得越来越难买 , 我们也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该再买一套房?但手里的钱还是不太够 , 我们没法开始实际行动 。当时身边的朋友、单位同事聊得最多的还是房产 , 男友又再次受周边环境影响 , 苦口婆心劝我买房 , 他说杭州楼市未来肯定还会涨的 , 而我们还没领证 , 他这张房票还有机会以首套房名义再买一套 。 因为按照杭州当时的政策 , 我们结婚后会占掉他的首套房资格 , 以后买二套房就必须付六成首付 。可问题是 , 不是我不想买 , 而是我们的钱根本不够 。思来想去 , 我想到早些年家里为了让我和弟弟在离老家近的省会城市读书 , 在西安买了套小房子 , 我弟2016年高中毕业去南京之后 , 父母懒得打理 , 也没有租出去 , 空置也有一年多了 , 的确 , 父母都不在西安生活 , 房子管理起来也很是麻烦 , 论投资价值的话 , 我其实并不觉得杭州比西安好 , 但还是说服父母决定卖房 , 然后在杭州再买一套 。征得父母和我弟的同意后 , 我就开始帮家里卖这套房 , 但卖房之路相当曲折 。我首先先去我们那栋楼找一两个邻居问行情 , 我家住二楼 , 下面一楼的邻居告诉我说他们卖了124万 , 隔壁单元的一楼卖了128万 。 我心想 , 我们的户型一模一样的 , 而且二楼还比一楼的光线好 , 那肯定可以多卖几万元 , 于是我让中介挂130万元 。过了一段时间 , 中介反映我房价挂太高了 , 我上网一看 , 毕业季过后我们小区跌了一些 , 我就也从130万降到了115万 。 过段时间陆陆续续有人看上了来砍价 , 一下就砍到100万元 , 完全低于我的心理预期 。后来和其中一个买家周旋了好久 , 我还请了几位朋友帮我“演戏” , 才把这套房折腾着以110万元的总价卖了出去 。 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以后 , 我妈抽了一大半的资金给我 , 加上我手头的公积金和存款 , 基本凑够了当时计划的首付 。第一次买房的时候 , 父母当时要把全部积蓄拿出来给我买房 , 但我当时是拒绝“啃老”的 , 到了第二套的时候 , 我的心态已经开始转变 , 我把我和父母看作一个利益共同体 , 这笔投资是为了共同的财产增值 , 我负责还贷 , 父母只需要负责房子的未来收益就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