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偏见的蝴蝶效应下,没有赢家

最近 , 一篇题为《县城里的蝴蝶效应》的文章引发了舆论热议 。 由于一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男轻女思想 , 导致家庭里的儿子和女儿对待“念书升学考大学”的态度有所不同:女儿深知家庭地位不如儿子 , 许多都会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家乡 , 追求更加独立、美好的前程;备受宠爱的儿子则相对缺乏这种动力 , 在父母的庇佑下 , 留在县城生活成为自然而然的舒服选项 。男女两性的不同人生选择 , 造成当地性别比例进一步失衡 , 加剧了县城单身汉危机 , 并因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社会现象 , 比如彩礼费节节攀升 , 在老家娶妻越来越困难;适龄男青年热烈追求已婚女性 , 导致被离婚的单身爸爸独自养育孩子的情况 。 在环环相扣的“蝴蝶效应”之下 , 男性反而成了性别偏见导致的“输家” 。这一颇为讽刺的社会现象 , 无疑从现实维度有力回击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 随着受教育权的充分落实和信息的广泛流通 , 女性的独立意识觉醒 , 她们完全有机会通过读书走进大城市 , 改变年纪轻轻就要在老家结婚生子的同质化命运 。 而此前在家庭中被动、被忽略的地位 , 也坚定了不少女性走出去的毅力和决心 。 尽管在大城市未必事事尽如人意 , 但教育无疑帮助她们摆脱了原生生活状态 , 实现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而另一方面 , 男性作为起初被家庭偏爱的一方 , 也最终尝到了偏见酿成的苦果 。 父母的宠爱甚至溺爱 , “家产不必分给女性”等社会陋习 , 客观上会消磨其努力学习、追求更多人生目标的斗志 , 不利于形成独立坚强的人格 。 父母早年为男孩倾注的更多关爱与呵护 , 此后会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对其照顾家庭、养老的期待 。 县城性别偏见推动的女性流出 , 也使得“农村、小城剩男多”等现象愈发严重 。平心而论 , 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深入和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 不让女生上学等极端重男轻女的情况已比较少见 , 但在一些地方 , “养儿防老”“男尊女卑”等传统思想依旧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 。 与其说这是一种绝对的性别歧视 , 不如说是一种相对的性别偏好 。 如同《县城里的蝴蝶效应》作者所言 , 恰恰是这种“中庸的性别偏见” , 让更多女生有机会和动力走出去实现自我 , 也将小城单身男性的择偶之路越逼越窄 。尽管要真正消除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仍旧任重而道远 , 但这一现实维度的强烈对比 , 无疑能让当地社会尝到男女有别的恶果 , 最终意识到此类落后观念的错误 。 家长应当意识到:女儿同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 取得的成绩也不会比男生差;“父母之爱子 , 则为之计深远” , 自己若一味偏爱儿子 , 最终也只会害了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 , 被偏爱的儿子 , 绝不是“县城蝴蝶效应”的唯一受害者 。 家庭教育偏见对女性心理平衡和成长道路的影响 , 也不应被忽视 。 对女生而言 , 虽然父母对儿子的偏爱可以成为自己离开家乡的动力 , 但这种“出走”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赌气 。 上大学之前 , 往往是孩子三观形成、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 , 如果整日处在被低估、被忽视的不公正家庭环境中 , 孩子的心态就可能会变得扭曲和压抑 , 从而产生自卑、叛逆等性格 。 正如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成长历程所显示的:得不到父母充分的爱与关怀 , 走出小城就会变为一种落寞的逃离 , 也永远会形成难以弥补的幸福感缺失 。 如果父母在自己独立后依旧有所偏好 , 女性还要面临成为“扶弟魔”的风险 。可见 , 落后的重男轻女观念不仅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 对家庭各方、社会稳定来说也都是伤害 。 重男轻女观念令婚恋市场畸形 , 由此衍生各类社会乱象 , 理应被重视和反思 。作者:任冠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