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郭敬明:一直争议,永远偏执


【|流量郭敬明:一直争议,永远偏执】
|流量郭敬明:一直争议,永远偏执
本文插图

|流量郭敬明:一直争议,永远偏执
本文插图

“你可以不喜欢 , 但请允许它存在” 。
在《演员请就位2》最近一期的节目里 , 郭敬明执意向初次表演被评论像在背诵台词的演员何昶希给出S卡 , 遭到了李诚儒的质疑 , 郭敬明这个导师连带着和他有关的争论 , 再次登上了热搜 。
少年成名 , 官司缠身 , 写过书 , 办过杂志 , 捧过写手 , 拍过电影…长久以来 , 郭敬明一直话题不断 。 围绕着他的标签 , 文学之殇、精明商人、奢华拜金主义、崇尚名牌 , 都仿佛都已经融为他个人的符号 , 而他对此悉数收纳 , 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样子 。
外界似乎很难具体定义郭敬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 有关他的争议和偏执 , 大概率也会一直往复下去 , 在他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每一次 。
商业奇才
说郭敬明是最具商业头脑的文艺工作者 , 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
在连续两年拿下新概念作为大赛一等奖之后 , 声名鹊起的郭敬明成为了青年作家的代表 。
2003年 , 还在读大学的郭敬明写出处女作《幻城》 。 一经面世 , 销量迅速突破50万册 。 次年 , 《梦里花落知多少》高达百万册的销量再次证明了他的市场号召力 。 两部作品让郭敬明在文学圈站住了脚跟 。 数百万的版权费也让他在大学还未毕业就轻松成为了百万富翁 。
2004年 , 郭敬明在21岁生日当天成立工作室 , 开始发行文学杂志 。 两年后 , 柯艾推出现象级杂志《最小说》 , 大获成功 。 出版人路金波曾替郭敬明算过一笔账 , 《最小说》每发行一本 , 郭敬明提一块钱 , 每年都是近千万元收入 。
2010年 , 最世文化成立 , 主要出版杂志和书籍 。 到2012年 , 郭敬明旗下的杂志发行量 , 比全国所有传统文学期刊的全部发行量加在一起还多 。 那也是郭敬明的事业巅峰 。
除了杂志初版 , 最世文化还一路开辟了国内作家艺人产业链新风尚 。 在郭敬明之前 , 大概谁也没想到原来作家商业链还可以这样操作 。
与传统出版公司相比 , 郭敬明的最世文化更像一家偶像艺人经纪公司 。 郭敬明签约了近百个文字、绘画作者 , 并为每位签约作家配备专职编辑 , 最世旗下的《最小说》、《最漫画》等平台是他们开设专栏、接受采访、发表连载的平台;同时 , 还安排不同的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漫画家等组合合作出书;至于公司外部的商业合作、采访自然也一律由公司统一安排 。 一旦最世旗下的作者有作品出版 , 郭敬明的粉丝都会帮着摇旗呐喊 。

|流量郭敬明:一直争议,永远偏执
本文插图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 郭敬明的商业版图逐渐成型 。
郭敬明本人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自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作家 。 他说:“我对作品或者文学事业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 , 飞蛾扑火一般地把整个身心都投进去 。 小说可能只占我人生的一部分 , 甚至一半都占不到 , 我还有其他大部分事 , 比如公司 。 ”
这个思路的结果是 , 他可以很坦然的出卖自己的作品版权 , 只在乎变现结果 , 他名下包括《幻城》《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等作品都曾被拍成影视 , 但成品都无一例外没有逃过网友的口水鞭挞 。
当然 , 这其中还不得不提他个人亲自操刀执导的《小时代》四部曲和号称中国首部真人CG电影《爵迹》 。
跨界执导
2010年 , 在出版行业尝到了甜头的郭敬明开始尝试转行 , 把目光瞄准了更赚钱的电影业 。 他将小说《小时代1.0》的改编权售出 , 但是在兜兜转转一圈以后 , 投资方又找到了他来做导演 , 于是郭敬明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