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著名考古学家卜工:三星堆文化的礼制,深刻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著名考古学家卜工:三星堆文化的礼制 , 深刻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今年9月 , 从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传回的消息惊爆考古圈:在上世纪80年代出土大量文物的两个祭祀坑旁 , 又发现了六个祭祀坑 。 一时 , 三星堆未解之谜再度在网络上讨论得沸沸扬扬:高鼻纵目的青铜人 , 代表的是怎样的文明?
“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精美绝伦的出土器物上 , 是远远不够充分的 , 揭开器物背后的古蜀礼制 , 才是领略古蜀文明大千世界的钥匙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前副所长 , 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卜工是早期中国的研究专家 。 在他看来 , 礼制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 , 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 , 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基本脉络 , 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 。 而三星堆祭祀坑里反映出的古蜀礼制 , 深刻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
10月29日 ,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主办 , 成都传媒集团承办 , 以“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 , 卜工也作为嘉宾参会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专访了卜工 , 一探三星堆文化背后古蜀礼制 。
红星新闻|著名考古学家卜工:三星堆文化的礼制,深刻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本文插图

卜工
祭祀坑中的隐喻:象牙和礼制
见过三星堆出土器物的人 , 总是被它奇幻瑰丽的造型和大气磅薄的气势所吸引 , 往往生出诧异:莫非是天外来客造就了这些精美的文化?卜工认为 , 器物虽然是古蜀文明的精华 , 但只是“树木”而不是“森林” 。 什么是森林?“要将器物回归到活化场景中去 , 看到制度 。 ”卜工表示 。
一个坑口长5.3、宽2.2、深1.5米左右的祭祀坑 , 如何容纳古蜀礼制的盛大仪式?埋在祭祀坑最下层的是青铜神坛、神殿等祭祀对象 , 埋在祭祀坑中层的是铜立人、铜人头象等祭祀主体 , 埋在最上层的是祭祀舞队 , 由67根象牙组成 。 一层层剥离 , 器物有了意义 。
“如果将67根象牙中的3根作为领队居前 , 余下64根按八纵八横的队形排列 , 就会猛然发现 , 每根象牙的后面 , 仿佛都站立着身着靓装的舞者 , 或体格健硕 , 或婀娜多姿 , 正翘首以待鼓乐号令 。 ”卜工神采飞扬地向采访人员描绘这一场景 , 这种阵势与先秦文献的“八佾舞”毫无二致 。 此舞是中国古代顶级的祭祀舞蹈 , 因《论语》“八佾舞于庭”而广为流传 。
红星新闻|著名考古学家卜工:三星堆文化的礼制,深刻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本文插图

论坛现场
如果按此思路 , 将研究的视野投向更久远的年代 , 自然可以联想到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 卜工说 , 三千多年前 , 在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中 , 巴蜀傩兵参加了推翻商王朝的战争 。 他们头戴面具 , 前戈后舞 , 英勇无比 , 威力无穷 。 周武王深受启发 , 得天下后 , 便以傩舞为蓝本做“大武舞” , 引入周天子的宗庙祭祀 , 成为一代王朝的国家礼乐 。
“可见 , 祭祀舞蹈原本就是古蜀的看家本领 , 绝对强项!”卜工说 , 这也可以解释 , 古蜀三星堆出土器物长得与中原商文化完全不一样 , 但基因却是一样 , 甚至某些重要的形式都与中国古礼的制度息息相关 , 象牙的数量 , 就是古蜀礼制中祭祀舞队的隐喻 。
成都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深度 , 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每一年 , 卜工都要来到四川、成都 , 常去的地方就是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博物馆 。 在他看来 , 古蜀文明是经历了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 集精神、物质、制度于一身、是川西平原土生土长的政治实体 。 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 地方特色光彩照人 ,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