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邸AD.|艺术家在商场里搞艺术会是“闹剧”吗?( 三 )


对话徐震
我适合这样混乱的时代氛围 。

安邸AD.|艺术家在商场里搞艺术会是“闹剧”吗?
本文插图

徐震, 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
《安邸AD》 × 徐震
《安邸AD》: 你如何看待艺术?有人开玩笑说你的艺术事业就像一场闹剧 , 你自己觉得呢?
徐震: 艺术是一种态度 , 是介入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 做艺术的确是一场闹剧 , 但我是认真玩的 。
《安邸AD》: 从1999年到现在 , 你如何把握作品一直在当代艺术的线索里 , 而不是为了迎合商场去做成低级的形态?
徐震:作为艺术家 , 我们做商场项目的前提并非商业 , 而是要看看自己的价值观能不能跟项目产生关系 。 周围朋友跟我说 , “高跟鞋”这种对艺术家比较重要的作品不适合进入商场 , 应该放在美术馆或是哪个艺术空间 。 在我看来 , 这件作品的高度和体量改变了整个商场的视觉 , 使它不再是一个建筑师规划下的传统空间 , 这就是我的态度 。 这并不等于艺术家简单地破坏什么 , 而是要实现空间的提升 。 如果甲方的限制导致无法实现 , 那也无所谓 , 那就不合作 。
安邸AD.|艺术家在商场里搞艺术会是“闹剧”吗?
本文插图

徐震?的作品《交流(挤压 , 拉伸 , 长高)》 , 于上海广场的户外空间展示 。
《安邸AD》: 你怎么看待当下无处不在的“展览打卡” , 也就是只拍照并不认真看作品的现象?
徐震:这也蛮好 , 算是社会的合理分工 。 工蚁在搬食物的时候 , 并不知道这个食物好不好吃 , 它只负责搬运 , 这些网红的功能其实就是传播 。 现在大量展览只要网红拍照 , 大家就都去看 , 这个现象不只存在于中国 , 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 ***的流行导致了展厅的变化 , 我们原来说的展厅就是美术馆、画廊等艺术空间 , 现在的展厅是朋友圈、微博、抖音、Instagram……我觉得这很好 。对很多人来说 , 他今天看到一件作品受了启发 , 或者他意识到他的生活中有艺术……我觉得这个意义远远大于我们原来只做给专业人士看的意义 。
《安邸AD》 : 你好像挺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 , 包括你做艺术的方式 , 但很多艺术家会觉得很纠结 , 会对抗 。
徐震:其实我也在对抗 。 我个人并没有那种一定要做出什么样的艺术的表面诉求 。 我们置身于一种无序的时代氛围 , 价值观被打破 , 老的要重新定义 , 新的不知道在哪里 , 但我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蛮适合这样混乱的时代氛围 。 可能因为我没有什么包袱 , 从业至今二十多年 , 我一直都很轻松 。当人们觉得哪里很乱、不适合搞艺术 , 我反而很期待去那里搞一下 , 我一直都有这样的冲动 。
回头看 , 我年轻时是90年代末 , 那是一个人文热情高涨的、精英化的时代 , 艺术家、知识分子、公知等都还属于一个比较高的阶层 。 现在对我来说 , 那种氛围太沉重 , 不够灵活 , 如果继续走老路 , 前面永远都有几座大山 。 这个时代应该更分裂、更狂野一点 , 至少不是过去那样 。
在这个时代 , 前面一望无际 , 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 对我来说 , 只要体力能够跟上 , 以后也要一直这样扑腾下去 。 所以 , 你说的这些艺术家的纠结 , 我几乎没有 , 我倒反过来替他们担心:“哎呀 , 你们思想这么保守 , 这么有洁癖 , 这么政治正确 , 怎么整?”
安邸AD.|艺术家在商场里搞艺术会是“闹剧”吗?
本文插图

Jeff Staple, Staple Pigeons, 2020
《安邸AD》: 你们做艺术、做画廊、做品牌、产品、做艺术小镇、做商场项目、做跨界合作……你觉得艺术无所不能吗?
徐震:希望 。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整点事儿 , 这个事儿不是你在艺术行业能整成的 。 比如说 , 我们去年在上海崇明岛做了前哨村项目 , 把一个小厂房做成艺术中心 , 在户外几公里的河岸做了一些户外雕塑和装置 , 既有视觉震撼力 , 也很有内涵意义 。 虽然亏了本 , 但完成得还不错 。 我们好像很适合做这种砸钱的项目 , 要挣钱就不做这种项目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