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老子》是怎样被后人误读的?
_原题是:《老子》是怎样被后人误读的?
文章图片
“大器晚成”、“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 有容乃大”……这些道理 , 皆出自《老子(道德经)》 。
作为道家经典 , 《老子》玄而又玄 , 如果要“悟” , 可以悟得天花乱坠;但如果要“懂” , 那就费力多了 。 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 , 以钱锺书等著述为据 , 择取《老子》的“一切可疑之处” , 也提醒了我们另一个不该回避的现实问题——后人读经 , 十分容易滑入赋魅的极端 , 结果便是令名言泛化、鸡汤化的误读和误用 。
那么 , 有哪些“疑点”可供反思?作者首先说:《老子》的理论 , 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出自《老子》的种种异想、旁通 , 在写作上叫做寓言 , 在逻辑学上叫做类比 , 可以晓喻 , 不能证实 , 更不能作为思辨的依据;更何况 , 有些话 , 本就是老子说给少数人听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 因为一个错别字 , “大器晚成”成了励志格言
有很多高明的道理既有文雅的表达方式 , 也有粗俗的表达的方式 , 适用的人群不同 , 但意思是一样的 。 一句高知嘴里的“画蛇添足”并不比小贩爱说的“脱裤子放屁”阐释出更加深刻的哲理 。
同样 , “正言若反”也有一套对应的平民版的表达方式 , 很便于我们理解 , 那就是“打是疼 , 骂是爱” 。 似乎事物发展到了极致 , 便会呈现出一种与自身相反的姿态 。 如果用诗的语言表达 , 就是杜牧说的“多情却似总无情” , 或者纳兰容若说的“谁道情多情转薄” 。
这类的话 , 在《老子》里边俯拾皆是 。 钱锺书先生说 , 这就是修辞所谓的“翻案语”(paradox)与“冤亲词”(oxymoron) , 是全世界的神秘主义者们最爱用的 。
文章图片
钱锺书
钱先生对此还专门作过分类 , 说第一种类型是:有两个词 , 常人都以为他们的意思相同或相合 , 比如“声”与“音” , “形”与“象” , 但被翻案语这么一搞 , 相同的变成了相异 , 相合的变成了相背 。 《老子》通行本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 是说最大的声音反而是听不到的 , 最大的形象反而是看不到的 。 ——后一句我觉得还比较易于理解 , 比如蚂蚁可以看见小草什么样 , 但看不出地球什么样 , 这是一个视角问题或者认识论的问题 。 至于声音 , 只要频率在人耳接受范围之内 , 又确实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话 , 为什么会听不到呢?对于人类来说 , 超声波算不算“大音希声”呢?
我们再来看看钱先生指出的第二种类型:常人以为相违或相反的词 , 比如“成”与“缺” , “直”与“屈” , 而在翻案语中 , 这些对立的概念却变得和谐无间了 。 《老子》通行本第四十五章的“大成若缺 , 大直若屈”就是这样 。
第三种情况是一正一负的两个词 , 比如“上”与“不” , 到了《老子》那里就变成了“上德不德” 。 钱先生以为 , 这里边的道理就是否定之否定 , 《老子》所谓“正言若反”之“正” , 乃是反反以成正之正 。 (钱锺书《管锥编》)
文章图片
《管锥编》 , 钱锺书
《老子》这类言辞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通行本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 大笑之 。
不笑不足以为道 。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夫唯道 , 善贷且成 。
上士听了道 , 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 , 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 , 哈哈大笑 。 ——不被嘲笑 , 那就不足以成为道 。 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山谷;
广大的德好似不足;
刚健的德好似懈怠的样子 ,
质朴而纯真好似混浊的样子 ,
最洁白的好像含垢的样子;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
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
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音响;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
只有道 , 善于辅助万物 。
(《老子注译及评介》)
这些翻案语与冤亲词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 很难讲 。
和我们比较亲近的就是“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早在马王堆帛书本出土之前 , 就有过学者发出质疑了 , 并列的几个四字短语里 , 别的都是一加“大”字便意思相反 , 只有这个“大器晚成” , 虽然“晚” , 到底还是“成”了 。 但如果说这里有错 , 早在《吕氏春秋·乐成》里就讲“大器晚成”了 。
后来有了马王堆帛书乙本 , 这一句作“大器免成” , 有人以为这个“免”就是“无”的意思 , 但也有人说这是通假字 , 通的仍然是“晚” 。 楚简本终于解决掉了这个问题——这一句是“大器曼成” , “曼”确实有“无”的意思 , 所以“大器曼成”就是“大器无成” , 整段文字也就通顺下来了 。
不过 , “大器晚成”也正是因为这个错别字 , 才成为了一句经典的励志格言 , 激励了很多起跑线太靠后却不甘放弃的人 。 如果你的某个朋友正在用“大器晚成”来激励自己 , 而你特地跑去向他澄清这句话的“正确意思” , 这肯定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
文章图片
那么我们再看看《老子》的这些翻案语和冤亲词最终要说明的东西好了——除了“道”之外 , 想来都是我们已经熟悉了的主题:最大的爱就是没有爱(天地不仁) , 最大的作为就是无为(为无为 , 则无不治) , 但是 , 即便这些例证都是确凿无误的 , 真的就可以这样类比下去吗?
似乎儒家也说过这种话 , 不知道是从《老子》学来的 , 还是不谋而合 。 《礼记·学记》:“大德不官 , 大道不器 , 大信不约 , 大时不齐” , 大意是说 , 有大德行的人不拘于一官之任 , 掌握大道的人不偏于某一种专业素养 , 有大信用的人不用订立盟约 , 把握大时机的人不要求一切行动都整齐划一 。 如果你掌握了这四点 , 就可以“有志于学”了 。
《礼记》这番话虽然看上去和《老子》很像 , 但只是貌似而已 , 因为它并不是说一种东西大到极点之后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 比如德与官、信与约 , 都不是反义词 , 所以《礼记》的道理朴实 , 《老子》的道理玄妙 。
那么 , 《老子》的这种句式可不可以用其他内容来替换一下呢 , 比如:最胖的胖子好似没有肥肉;超级富豪好似穷光蛋;最强的台风好似没有刮风……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无限地列举下去 。 而类比越多 , 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 。 这就说明了《老子》的一个思维特点:以人事类比自然 , 但只是选择性地类比 。
文章图片
02 人们尊敬一个人 , 往往因为不了解他
以人事类比自然 , 这是《老子》的一贯思维方式 , 所以王弼说那些“触类而思”的人无不因为从《老子》那里得到了呼应而欢欣喜悦 。
我们先看一下通行本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 先天地生 。 寂兮寥兮 , 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 可以为天地母 。 吾不知其名 , 强字之曰“道” , 强为之名曰“大” 。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最后一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句 , 也是这里要详细来讲的一句:“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
文章图片
古人的遣词造句不像今人这么严谨 , 我们也只能从《老子》的一贯思路上来推测这句话的意思 。 钱钟书先生作过一个合情合理的推论 , 说最终的学习目标当然是“道” , 但是 , “道”隐而无迹 , 朴而无名 , 神龙不见首尾 , 太不容易学了;没办法 , 退而求其次 , 效法天地好了 , 但天地也不好学 , 寥廓苍茫一片 , 不知道从何学起才对;没办法 , 再退而求其次 , 效法天地之间常见的事物好了: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十五章“旷兮其若谷”;
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谿”;
第三十二章“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九章“不欲琭琭如玉 , 珞珞如石”;
第四十一章“上德若谷”;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以其能下之”;
第七十章“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 。
以上这些例子 , 都是就地取材 , 效法身边常见的事物 。 但这种效法并不是对自然界的完完全全、原原本本的效法 , 而是有着很明确的主观选择标准 , 比如山就不该学 , 老子嫌山太高了 , 不学高山而学低谷;火也不学 , 因为火苗是向上窜的 , 老子要学的向下流的水 。 学水也不是什么都学——水的特性很多 , 孔子看到的是“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告子看到的是水流没有一定的方向 , 但这都不是老子关心的 , 老子要学的是水的柔弱 。
这么一想 , 问题可就大了 。 按说“道”应当充盈天地 , 无所不在 , 可《老子》要人们学的只不过是被主观意识框住了的一个局部而已 。 那么 , 如果我要效法天地 , 可不可以按照《易·象传》说的“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呢?天道刚健 , 君子效法天道 , 所以自强不息 。 但是《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 , 柔弱者生之徒 。 是以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 。 强大处下 , 柔弱处上 。 ”——看书就怕多看 , 更怕多想 , 越看越想越困惑 。 到底听谁的?一个是《易经》 , 一个是《老子》 , 但说的都是天道 。 这两部书在魏晋时代还和《庄子》一起被归为“三玄” , 也算是一家人 , 可为什么说两家话呢?
文章图片
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 , 称为“三玄”
《老子》要人取法的都是柔弱的、低下的东西 , 让人们不要取法的则是强硬的、高大的东西 , 但即便这样 , 道理似乎也很难说圆 , 因为通行本第二章里讲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已……”按照这个逻辑 , 我们同样可以说:“天下皆知柔弱之为柔弱 , 斯坚强已;皆知低下之为低下 , 斯高大已……”如果有心为善则不善随之 , 为什么不是有心为柔弱而坚强随之呢?
这个道理我很久都没想通 , 我倾向于认为它是《老子》理论的一个内在矛盾 , 当然我也期待看到大方之家的高明解释 。
《老子》的这种思维方式是类比型的 , 看到自然界的某个现象 , 拿来类比人类社会的某个现象 , 在从自然界取材的时候 , 往往是用归纳法推导出一个全称肯定判断 。 今天的人会很清楚 , 这种推理方式是最不牢靠的 。
钱锺书先生看得明白 , 说《老子》所谓师法天地自然 , 不过是借天地自然来作比喻罢了 , 并不真以它们为师 。 从水的特性上悟到人应该“弱其志” , 从山谷的特性上悟到人应该“虚其心” , 这种出位的异想、旁通的歧径 , 在写作上叫做寓言 , 在逻辑学上叫做类比 , 可以晓喻 , 不能证实 , 更不能作为思辨的依据 。
《中庸》也说“君子之道 , 察乎天地” , 称圣人“赞天地之化育” , 如果但从字面来看 , 儒家和道家一样 , 也都在效法天地 。 天地只有一个天地 , 而儒家的天地和道家的又迥然不同 , 况且其他学派也有自己的天地 , 谁才是真正的师法天地呢?
文章图片
钱锺书先生总结:《老子》这套理论 , 说是要师法天地 , 但根本学不来;话说得自相矛盾 , 事也根本办不成 。
钱先生还举过一个极刻薄的例子 , 说莫里哀剧中的一个角色 , 一脸的道貌岸然 , 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 他有一句自白说:“世界诸多快乐都犯上天的禁忌 , 但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和上天通融的 。 ”钱先生说 , 一些宗教人士与神秘主义者的歧舌二心 , 以为方便妙用 , 和这是一个道理 。 (钱锺书《管锥编》)
我们看这些年有很多讲《老子》的 , 有讲老子的大智慧 , 有讲老子的养生之道 , 有讲老子的管理智慧 , 有讲老子的人生励志……但好像几乎没人引过钱先生的话 ,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 想想钱先生的《管锥编》如果不是写得那么枯燥难懂 , 恐怕早就招来一片骂声了 。 人们尊敬一个人 , 往往因为不了解他 。
03《老子》这些话 , 不是让老百姓拿来炖鸡汤喝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老子》的说理 , 心态可能就会有点不同了 。 现在我们看看《老子》是怎么推论出人应该柔弱和谦下的:
人之生也柔弱 , 其死也坚强 。
草木之生也柔脆 , 其死也枯槁 。
故坚强者死之徒 , 柔弱者生之徒 。
是以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 。
强大处下 , 柔弱处上 。
——《老子》通行本第七十六章
这一章的推理过程很清楚:人在活着的时候 , 身体是柔软的 , 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僵硬了;草木也是一样 , 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脆的 , 死了以后就变枯槁了 。 有了这两个例证 , 所以推论出:凡是坚强的 , 都属于死物的一类;凡是柔弱的 , 都属于活物的一类 。
以这个结论再返回头去检验事实:兵强则灭(这句话很难解 , 恐怕有错讹) , 树木太坚硬就容易折断 。
理论经过检验 , 发现可以很顺畅地解释事实 , 于是《老子》又作了一个更高一层的总结:强大的反而处于下位 , 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
这一章的推理过程算是相当清晰的 , 只有最后这个结论出现得颇为突兀 。 从“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凭什么就能推出“强大处下 , 柔弱处上”呢?西汉严遵的《道德真经指归》给过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小不载大 , 轻不载重” , 这是“神明之道 , 天地之理” 。 由此比附人事 , 就是强人不能为王 , 否则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 事情得反过来才对:“众人为大 , 故居下;圣人为小 , 故居上 。 强大居下、小弱居上者 , 物自然也 。 ”——且不管逻辑上是否站得住脚 , 这个道理确实非常先进 , 描述的正是我们现代社会的政治格局: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翁 , 人多势众最强大 , 所以居于下位 , 是国家的根基 。
说起严遵 , 许多人可能比较陌生 , 但他在老学史上实在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 王弼的《老子注》追随的就是严遵的传统 , 只不过没有像严遵一样使用阴阳五行体系来阐释《老子》 。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 , 严遵正是最早把《老子》和《周易》联系起来的人物 。 这两部书再加上《庄子》 , 构成了魏晋时代所谓的“三玄” 。 而且 , 喜欢古典文学的读者一定知道诗词典故里有一个经常出现的角色:严君平 , 他在成都市井之间隐居 , 以算卦为生 , 号称神算 。 这位严君平就是严遵 , 传说他每天算卦赚到一百文钱就收摊 , 够维持基本生活就行了 , 然后就讲授《老子》 , 著书阐释道家的学问 。
文章图片
严君平 , 西汉晚期道家学者
话说回来 , 《老子》的这段推理 , 除了上述的疑难之外 , 还有什么问题呢?
这个问题 , 从逻辑上说就是违反了同一律 , 偷换概念了 , 把形体上的柔弱替换成了生命意志的柔弱 。
小草的形体是柔软的 , 但生命力很顽强 , 这已经是我们生物学的常识了 。 我们把自己和小草去作类比 , 小草的形体很柔软 , 我们的身体也很柔软;小草死了之后形体枯槁 , 我们死了以后也会身体僵硬;小草的生命力很顽强 , 我们的生命力也很顽强 。 那么 , 我们向小草学什么呢?是用我们的性格和处世方式来学小草的形体吗?这个逻辑关系又在哪里呢?
除了“柔弱”之外 , 《老子》另一个重要主张就是“谦下” 。
“海纳百川 , 有容乃大” ,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格言 , 海之所以成其大 , 因为它位置最低 , 所有大江、小河都会把水流向它 。 但这个推理 , “毛病”并不比“草木”那章更少 。
文章图片
首先是举反例很容易:如果低头看完大海又抬头看天的话 , 会不会觉得天比海更大呢?但天上如果有了水 , 总会落下来的 , 所以才有了雨、有了雪 , 难道天是“不容乃大”吗?——在古人朴素的观察里 , 得出这个结论并不困难 。
再要问的是 , 人性和水性有没有可比性?难道是“人往低处走 , 水往低处流”?!
问题还不止于此 。 的确 , 按照《老子》说的 , 圣人如果谦下 , 人民就乐于推戴他;大国如果谦下 , 小国就愿意依附它 。 ——归根结蒂 , 这个道理是针对统治者说的 , 不是对老百姓说的 , “谦下”的背后一定要有实力作支撑才行 。
我们有句老话:“贫居闹市无人识 , 富在深山有远亲” , 如果你是个穷人 , 就算你住在闹市里 , 就算你再怎么柔弱 , 再怎么谦下 , 也不过是“无人识”罢了 , 但你如果是个富豪 , 即便住在深山里 , 照样不断会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去巴结你 。 ——这个现象 , 道家《慎子》早有发现 , 说“家富则疏族聚 , 家贫则兄弟离” , 为什么会这样呢 , “非不相爱 , 利不足以相容也” 。 家里穷 , 就算再怎么柔弱谦下 , 别说外人 , 就连最亲爱的兄弟也不得不另觅出路呀 。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 连孔子都承认人们普遍是追求富贵、厌恶贫贱的 。
如果讲鸡汤版《老子》 , 我也会说:“我们以一种常规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心智 , 我们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可怜的局限 , 而这种局限本来是可以打破的 , 我们可以像小草一样柔弱 , 像水一样谦下 , 那我们的心灵空间该有多大啊!这是一份大境界!”
虽然在听过两次传销课之后 , 我对传统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 , 但我这里还是想老老实实地讲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自欺欺人是我们最廉价的获得快乐的方式 , 然而 , 穷人的柔弱谦下和富豪的柔弱谦下毕竟是两回事 , 同途而殊归 。 《老子》这些话 , 是说给“圣人”听的 , 是说给当时的统治者听的 , 不是让老百姓拿来炖鸡汤喝的 。
本文节选自
文章图片
《中国思想地图》
作者: 熊逸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汉唐阳光
出版年: 2010-5
编辑 | 巴巴罗萨
主编 | 魏冰心
图片 | 网络
新版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 , 不再以时间排序 , 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 。 在这种规则下 , 读书君和各位的见面会变得有点“扑朔迷离” 。
数据大潮中 , 如果你还在追求个性 , 期待阅读真正有品味有内涵的内容 , 希望你能将读书君列入你的“星标” , 以免我们在人海茫茫中擦身而过 。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_原题是:《《老子》是怎样被后人误读的?》
【意思|《老子》是怎样被后人误读的?】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细胞|“首个人类胚胎完整模型”!两篇《自然》报道重大进展
- 地球|地球或将再次发生磁极翻转
- 长江|长江断流?你信吗?
- 痔疮|得了痔疮不好意思去看医生,苦不堪言,预防痔疮小妙招快悄悄收藏
- 武汉|《柳叶刀》:武汉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其中82%系无症状感染
- 《 苹果燕麦粥》的制作方法
- 中和抗体|王辰团队《柳叶刀》发文,武汉人群研究显示新冠中和抗体至少可以维持9个月
- 【养生厨房】今日菜谱——《草头排骨》
- 种族主义|《纽约时报》煽动对中国的种族主义,美网友群起斥责
- 种族主义|《纽约时报》报道煽动针对中国的种族主义,作者竟然是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