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智链|蚂蚁集团上市的背后,看我国金融科技生态圈的发展!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蚂蚁集团上市的背后 , 看我国金融科技生态圈的发展!
10月21日 , 证监会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注册 , 此举意味着A股即将迎来新的互联网巨头 。
对于市场关注的蚂蚁金服上市 , 已于10月23日晚确定了蚂蚁金服的上市定价 。 蚂蚁集团大概率将创下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
这无疑将是中国金融科技登顶全球的标志性事件 。 但蚂蚁集团的上市 , 并不是一家公司的成功 , 而是整个中国金融科技体系的成功 。 荣耀不单属于蚂蚁 , 还有它的对手们 , 以及监管部门 。 在蚂蚁集团背后 , 中国金融科技的神秘面纱已然揭开 , 它未来的命运 , 将如何发展?
本文插图
中国式监管创新的胜利
市场不是完美的 , 也并非全能 , 监管亦然 。
任何事物在萌芽期并非无懈可击 , 偏差及失误即需要市场也需要监管去纠正 。 而监管所面对的决策因素要错综复杂得多 , 既要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还要巧妙调和新旧利益主体的矛盾 , 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担当是无法胜任的 。
很多时候 , 我们习惯于指责监管条文不够严密、具体 。 但正因为如此 , 在面对创新的时候 , 监管部门才有足够的空间选择培育新的可能性 。
既要企业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 又寄希望于不出现任何的风险和乱象 , 这是不可能的 。 同样的道理 , 既希望有一个精致细密、滴水不漏的监管体系 , 又希望能够保持市场的活力与创新精神 , 同样是不可能的 。
本文插图
对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而言 , 很多事情本就是闯荡无人区、摸着石头过河的征程 , 如果亦步亦趋 , 完全照搬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 , 何以弯道超车?
因而复盘蚂蚁集团成长历程 , 我们会发现 , 在每个重大节点上 , 蚂蚁集团取得的“辉煌” , 都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包容与支持:从2003年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 ,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2014年二维码支付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2015年花呗、借呗诞生 , 引爆互联网消费金融;2016年 , 蚂蚁森林上线启动生态保护计划;2018年 , 蚂蚁推出相互宝……创新者与监管者有效互动 , 二者相互雕琢、彼此成就 , 共同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蚂蚁的成功 , 亦是中国式监管创新的胜利 。
但同样可以预见 , 早期监管的宽松和包容是因为支付宝代表了最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 是当时值得鼓励的创新 。 随着蚂蚁的触角从支付领域向几乎所有金融领域伸去时 , 监管就不会只看技术带来的创新性 , 同样需要关注技术对现有金融体系潜在产生的风险 。
制胜金融科技下半场
从招股书一连串耀眼的数字上 , 我们可以读到蚂蚁集团的扩张野心 , 更能嗅到中国金融科技跃迁式发展的气息 。
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首次详细披露自己的业务数字:2000多家金融合作机构 , 41万亿资产管理规模 , 1.7万亿消费信贷余额 , 支付宝APP 服务10 亿用户和8000 万商家 , 拟在A股融资480亿……
其中最耀眼的数据 , 莫过于2020年前6个月 , 在整个中国经济萎缩的情况下 , 蚂蚁集团的利润仍在逆势上扬 , 实现近220亿净利润 , 同比增长1158.7% 。
从线上快捷支付到二维码支付 , 从余额宝到花呗、借呗、芝麻信用、蚂蚁森林、蚂蚁链 , 蚂蚁集团以支付宝为金融生态流量入口 , 以蚂蚁微贷为核心盈利贡献 , 围绕流量、场景与科技布局蚂蚁保险理财等 ,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圈 。
推荐阅读
- W侃科技|蚂蚁劳苦功高,不仅让我们享受无现金的便利,同时也洞察危险!
- 地块|杭州市规划资源局回应“蚂蚁集团之江地块要退地”传闻:谣言
- 刘全战略研究中心|刘全:马云的蚂蚁集团已经无法上市!
- iNews新知科技|蚂蚁金服推迟上市,但双11阿里的骄傲还要保持
- AI财经社|暂缓上市后,蚂蚁拟发行80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业内人士称符合小贷新规
- 征求意见|剑指大型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开始征求意见,滴滴、蚂蚁、京东等多家企业此前参会
- 波士顿|消息称软银商谈将波士顿动力售予现代;蚂蚁集团打新资金退款如期到账;索尼启动人工智能
- 保险查查快讯|造富盛宴散去, 蚂蚁或考虑终止上市,但它带火的保险科技迎来新的革命
- 保险|马云“祸从口出”,会否助推蚂蚁出清相互宝
- 蚂蚁|马云算准了开头,为何没算准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