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有争议的高校排行榜?

如何面对有争议的高校排行榜?
本报驻美国、英国特约采访人员 田秋 纪双城全球四大高校排行榜之一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以下简称《美国新闻》)公布的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 , 曲阜师范大学超越北大成为“中国最佳数学学科排名第一” , 在学界引发争论 。 事实上在全球各种权威排名上 , 各国高校都面临数据真实性的争议 。 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 , 要怎样才能获得“真实”的排名信息?而对于校方来说 , 要怎么做做才能避免外界对其“刷分”的猜疑?高校榜单一直受质疑《美国新闻》是一本与美国《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 , 自1983年以来对美国大学及高中进行排名 , 从2014年开始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排名 , 获得了广泛关注 。 随着其榜单权威性的确立 , 很多学校为了提升排名而“造假”的新闻也一直不断 。 另一方面 , 《美国新闻》大学排名只接受大学提供的数据 , 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 , 因此其排名是否可靠一直受到质疑 。在美国高校中 , 虚报财政预算支出、夸大生源比例、虚报学生毕业率、虚报本科生平均补助金、少报入学人数、虚报教师平均工资等行为 , 都可以在学校排名榜单上“刷分” 。 2019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克里普斯学院、马尔斯希尔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鲁克分校和强生威尔士大学承认在当年最佳大学排名的数据中作假 , 虽然这5所学校已经从“最佳大学排名”中被除名 , 但仍可以参加下一年的排名 。 1999年 , CNN就曾曝光俄克拉荷马大学在“最佳大学排名”中夸大校友捐赠率 , 还将原本不应计算在内的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数据纳入 , 让整体的数字看起来更好 。 在更早的1995年 , 美国著名的私立文理学院里德学院就拒绝参加该排名 , 后来斯坦福大学等也曾经加入到抵制行列中 , 原因是《华尔街日报》爆料称有大学伪造数据以提高各自的排名 , 然而《美国新闻》并未将其除名 , 这样的事例一直屡见不鲜 。作为另一教育与留学大国 , 英国的多个年度高校排名也是学生们最常参考的榜单 。 自2004年11月以来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合作 , 在每年的秋季公布世界大学排名 。 在教育产业竞争激烈的英国 , 高校“刷分”丑闻也时常发生 。 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24所英国名校组成的“罗素大学联盟”中 , 有23所大学在2011年至去年间隐瞒至少300起涉及论文抄袭、捏造及数据有欠准确的情况 , 当中逾30篇论文被撤回 。 遭撤回的论文大多曾被认为有“突破性医学发现” , 其中近年最具争议的是伦敦大学涉嫌行为不当的问题 。 该校的伯贝克学院院长拉奇曼的多篇科学论文遭调查 , 当中超过50篇被人提出质疑 , 包括未获得许可便擅自在论文加入他人的资料 。货真价实的黑马虽然高校榜单长久以来备受争议 , 但也是大多数人在求学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 不少学校凭借多年的努力 , 合理地进行“刷分” , 提高自己在榜单上的排名 , 从而大大提高生源的质量 , 因此拥有更多经费来聘请更优质的教资、建立更先进的教学平台 , 形成良性循环 。 这其中著名的例子包括美国东北大学 , 该校在《美国新闻》美国地区综合排名上从1996年的162名猛增到2015年的42名 , 得益于前任校长里查德·弗里兰 。 根据美国《波士顿》杂志的报道 , 弗里兰入职后就着手将学校战略调整为“提升排名” , 开始了一系列增加学校实力的举措 。 其中包括在2003年就开放本科生网申、大力在海外宣传招生 , 从而增加申请人数量 , 降低录取率;多聘用教职员工 , 降低师生比;积极帮助学生就业 , 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 东北大学此后多年被《普林斯顿评论》评选为“最佳实习/职业服务”大学排名第一位 。 这些举措不仅让学校的排名飙升 , 一跃成为美国著名大学 , 也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受益 。英国一些高校也是通过开出高薪吸引人才 , 令某一单项实力迅速走强 , 以在专业榜单上得到提升 。 像伦敦商学院长年来一直面向世界各地延揽商界精英加盟 。 每年有超过1000名来自大约130个国家的学生从伦敦商学院毕业 , 更有超过3000位企业高管参加高管教育课程 。 学院在全球120个国家有超过2.8万名校友以及65个校友俱乐部 ,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 毕业后3个月的就业率达到96% , 且其中大多进入世界顶尖公司工作 。 拉夫堡大学伦敦校区则致力于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在英超西汉姆联俱乐部、英国电信体育节目部门的实习机会 。 英国足球商学院在2013年与英足总达成合作后 , 不断为学生提供在温布利大球场从事场馆运营工作的机会 。 这些学校的运作方式 , 也让其成为当地乃至欧洲体育教育产业的优异代表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英国教育行业人士指出 , 高校排名实际上会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小影响 。 QS研究总监索特认为 , 英国大学近年来在世界排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 其主要原因包括脱欧、预算紧缩和大学无节制扩张 。 其中 , 教学质量下降和研究影响力降低是导致英国大学排名次数下降的原因 。 在QS的排名榜上 , 84所上榜的英国大学中 , 66所大学师生比例下降 , 59所大学研究论文引文数量减少 , 51所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下降 。 和英国一样 , 北美和欧洲国家的高校也遭遇同样情况 。 他认为 , 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有关 。美国著名文理学院圣约翰学院曾在退出《美国新闻》排行榜时曾发表声明称 , 榜单过分关注一切可以带来名声的东西 , 而不能体现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实际体验 。 “榜单注重数据 , 却忽视了一些难以量化的重要因素——师生的关系 , 学生对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 学生的思考、写作、和分析能力等 。 ”该学校曾指出 , 在学校本身没有任何大变化的前提下 , 排名曾经忽高忽低 。 作为学生 , 也应该在充分利用高校排行榜信息的同时 , 认识到其局限性 。作为留学生 , 因对当地高校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 , 有时会对学校排名有一种盲从心理 , 但榜单显然不能作为选择大学的唯一依据 。 如何合理地看待高校榜单?第一 , 选校时尽可能多比较权威的排行榜 , 如《美国新闻》《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排名等 , 不同的榜单排名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不同 , 综合考虑可以避免某一榜单不准确所带来的影响 。 第二 , 关注更加细致的指标 , 如除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外 , 也关注论文都发表在哪些刊物 , 是否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 。 学生们可以多关注自己最重视的角度(如师生比例、就业率等) , 进行详细的搜索 , 也更容易选中适合自己的学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