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聚焦云南东川生态之变丨破坏力惊人的泥石流沟变生态景区

破坏力惊人的泥石流沟变生态景区
“座座山头走蛟龙,条条沟口吹喇叭 。”这是几十年前东川大地最真实的写照 。彼时,长期的矿产开采使东川的生态功能极度退化甚至丧失,造成泥石流灾害频繁爆发,数量多、来势猛、规模大、破坏力惊人 。东川境内的小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流域之一,潜在环境风险大,汇入长江泥沙量高 。
据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舒东江介绍,东川有107条泥石流沟,位于小江上游阿旺镇境内的大白泥沟,地处小江断裂带,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崩塌滑坡严重,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主沟长11.8公里,在沟口形成约3平方公里的泥石流堆积扇,淤积平均厚35米,是一条除蒋家沟以外泥石流暴发最频繁的泥石流沟,平均每年向下游输送固体物质785万立方米,直接危害下游的村庄、农田、公路,甚至威胁到下游梯级电站的安全 。
破坏力惊人的泥石流沟变生态景区
近年来,东川区按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建设“两示范一枢纽一中心”的发展定位,树牢“治理小江就是保卫长江”理念,通过采取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在流域两岸的荒山、荒坡、荒滩上进行植树造林、封禁管护、保护生态,稳定坡面,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 。
同时,在泥石流沟两侧的坡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在泥石流沟中采取“稳、拦、排”模式,以修筑拦挡坝、固床坝、排导槽等工程措施,稳定滑坡崩塌和松散岩堆、河床松散堆积物,做到水沙分离、控制沟床侵蚀下切、减缓纵坡逐级消能,建设谷坊控制水土流失 。在泥石流冲击滩上采取企业出资和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投资3000余万元打造干热河谷苗圃基地,完成苗木基地建设2000亩,苗圃道路建设15千米,培育苗木品种16个,培育苗木200余万株 。
如今,通过多年努力,大白泥沟已经成为集“苗木培育、休闲度假、体育运动”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百年前山清水秀的美好画面重现在人们面前 。东川区还在此地成功举办了多届全国和国际性的汽车越野赛,赛事的不断升级带动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东川开辟了一条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
破坏力惊人的泥石流沟变生态景区
同样位于小江上游的小白泥沟,一个在数百亩荒滩上打造出来的都市农庄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该农庄集旅游、餐饮、垂钓、采摘和游泳为一体,晴天可以欣赏湖光山色,到水边垂钓或下水游泳,也可以欣赏盛开的荷花,品尝莲子,摘食蜜枣;雨天则可以看看云雾缭绕的山峰,呼吸森林氧吧的清新空气 。
在小江流域,如此颇具规模的都市农庄已有多家,成为小江生态修复、农旅结合的典范 。
云南网采访人员 茶志福 通讯员 罗天云 廖艳清 摄影报道
【泥石流|聚焦云南东川生态之变丨破坏力惊人的泥石流沟变生态景区】责任编辑:张轩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