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为何没有搭载ARM最新的A78内核?
北京时间10月22日晚8点 , 华为发布了2020年度旗舰智能手机Mate 40系列 , 包括基础版Mate 40、大杯Mate 40 Pro、超大杯Mate 40 Pro+ , 以及最高端的保时捷版Mate 40 RS四款产品 。
本文插图
不过 , 今年不同寻常之处在于 , 面对美国禁令的持续打压 , 华为的智能手机面临无芯可用 , 麒麟芯片面临无厂可造的困局 , 因此这次发布会公布的随Mate 40系列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 , 可能是“绝唱” 。
在此背景下 , 麒麟9000会不会是华为凝聚多年设计功力的集大成之作?
拿到ARM最新的GPU内核
麒麟9000有两处比较引人注目的亮点 。 首先是采用台积电刚刚量产的5nm工艺制程 , 这是行业内最先进的芯片生产工艺 , 目前被采用的 , 除了麒麟9000 , 就是苹果的A14芯片 。 因为采用先进工艺制程 , 麒麟9000可以在有限的面积内 , 塞进更多的晶体管 。 根据华为的说法 , 麒麟9000的晶体管数量达到153亿个 , 比A14芯片多30% 。
多出的30% , 有相当一部分用在了内置的巴龙基带上 , 而A14芯片由于是外挂高通X55基带 , 所以晶体管数量要少的多 。 基带集成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布板面积 , 多塞电池和其它配件 。 iPhone 12的电池容量缩水 , 外挂基带算一个重要原因 。
麒麟9000的另一个亮点是搭载了ARM最新的Mali-G78 GPU内核 , 这是一款有内涵的IP 。
本文插图
在移动显示芯片领域 , 玩家主要有三个 , 高通、苹果和ARM 。 ARM由于有IP授权的优势 , 对亲儿子Mali-G系列显示芯片的推广一直不遗余力 , 加上联发科和华为是Mali-G系列图形芯片的铁杆客户 , 因此近年来随着两家公司在移动市场的扩张(联发科在3G时代跌倒后 , 又慢慢爬起来) , 帮助ARM逐渐追上了苹果、高通 , 终结了Mali-G71的火炉称号 , 从Mali-G72开始走向成熟 。
本文插图
正因为如此 , 近年来 , ARM在移动显示芯片上的迭代动作更为频密 , IP的可用性越来越高 , 而Mali-G78就是ARM一款全新的移动显示芯片内核 , 发布于2020年5月26日 。
考虑到SoC芯片设计的时间紧迫性 , 华为海思应该在去年底就拿到了ARM的最新GPU IP授权 , 这说明双方的合作还在正常进行 。
Mali-G78采用和Mali-G77相同的Valhall架构 , 最大的改进是特别针对5nm工艺制程优化 , 并将计算单元(核)从16个增加到最多24个 , 这也是发布会上 , Mate 40能大步超越竞争对手的原因 , 毕竟采用了最新的GPU内核 。
为何没有采用最新的A78 CPU内核
在2020年5月26日 , ARM不止发布了Mali-G78 , 还有最新的CPU IP核Cortex-X1和Cortex-A78 。 其中 , Cortex-A78是Cortex-A77的迭代产品 , 后者被骁龙865采用 。 麒麟9000既然采用了Mali-G78 , 按理也应采用同时发布的Cortex-A78 , 以超越骁龙865 。
但麒麟9000并没有搭载最新的Cortex-A78 CPU内核 , 而是采用和骁龙865相同的Cortex-A77内核 , 这是为什么?
最大的可能与Cortex-A78的升级幅度不算大有关 。 按ARM的说法 , 在单个大核保持满载1W的功耗时 , 5nm工艺生产的Cortex-A78可达到3GHz , 而7nm工艺生产的Cortex-A77能跑到2.6GHz , 两者频率差距大约为15.4% , 性能差距大约是20% 。 也就是说 , Cortex-A78的性能主要靠频率提升 , 频率提升又主要靠5nm的工艺制程支撑 。
【|麒麟9000为何没有搭载ARM最新的A78内核?】
推荐阅读
- 大话百科天地|虽然麒麟9000备货不充裕,但华为MateX2还是会如期发布
- AI人工智能|华为P50Pro:前摄屏下隐藏,麒麟芯片绝唱怒怼苹果A14
- 手机|千元5G手机普及为何迟来?供应链和芯片短缺,还要再等3个月
- 秒懂科技|麒麟芯成绝唱后,华为终于还是,甩出了另外一张王牌
- 斯利廷|荣耀旗舰机迎来清仓!麒麟990+无线充电,现在值得入手吗?
- 华为|手机性能排名出炉:麒麟9000击败骁龙865,华为Mate40Pro拿下第一
- 军程科技|无货源商家为何纷纷从淘宝拼多多退出,转战抖音小店?原因曝光!那做电商,晓晓为什么会建议大家做无货源模式呢?无货源模式都在哪些平台
- 美食科技资讯|友商都上16G,华为手机为何一直用8G内存?网友:效仿iOS
- 华为手机,新机发布|华为MateX2正式入网,搭载麒麟9000有望年底亮相
- |优质内容和创作人不断涌现,科普为何越来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