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展5G回顾:众专家赞扬中国5G发展,对建最成功5G有信心

刚刚过去的北京通信展 , 曝出大量5G发展数据和观点 , 让我们对中国5G更清楚、更有信心 。 但近日看到了一些断章取义的文章和现象 , 让我不吐不快 。
具体是为了更好发展5G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多位专家和企业高层 , 分析了5G建设初期存在问题和应对之策 。 尽管这些问题是3G、4G发展初期都存在 , 属于客观规律 , 但有群“标题党”马上迎来“狂欢”:把这些问题无限放大化 , 认为5G没杀手应用、5G建网体验不好 , 所以得出结论——中国5G不行 。
我比较替专家悲哀的是 , 无论这些外行批评者还是通信圈内行 , 都没有把专家的演讲内容 , 仔仔细细看一遍 , 就误解或者故意曲解专家意思 。 我们知道 , 否定式内容更易抓眼球 , 难道否定中国5G是为了阅读量?更可悲的是 , 这些标题党的言论被一些外媒传播 。
北展四天 , 我都去了现场 , 陆续听了数字经济论坛、ICT中国高层论坛、UBBF等论坛 , 后续又看回放 , 回顾了几个5G论坛嘉宾演讲 , 也与大量行业人士对话交流 。
回顾北展5G , 我的整体感知是:专家、运营商、设备商等产业人士 , 都盛赞中国5G成效——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 他们对中国建设最成功5G有信心 , 所以提出了中国如何打造最成功5G的真知灼见 。
毫无疑问:中国5G已经实现全球领先
中国5G发牌一周年 , 在2020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从网络、体验、终端、用户、业务等多个方面 , 实现全球领先 。
首先 , 从建设能力上看 , 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 , 中国5G的基站数量已达到60万站(全球约80万个) , 年底将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 基站建设数量和覆盖范围已居于全球首位 。
今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建设5G , 还挑战了多个极限场景 , 在6500米的珠峰部署5G , 挑战了高寒、高海拔、高施工难度 , 支持珠峰直播;在534米的矿井阳泉煤矿部署5G , 应对严苛全生产技术标准下 , 提升矿井效率、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
其次 , 从技术创新下的用户体验方面看 , 中国三大运营商不断提升5G下行带宽和上行带宽 。
在下行速率提升上 , 中国5G网络规模部署Massive MIMO大带宽技术 , 让5G网络下行均可达到1Gbps以上的峰值速率 。
中国移动基于4.9G+2.6G的200M带宽 , 通过载波聚合技术实现了下行峰值3.2Gbps的测试速率 ,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实现基于3.5GHz频段200MHz载波聚合 , 实测下行速率均值超过2.5Gbps 。
在港口等垂直应用所需的上行速率提升上 , 中国运营商利用SUL专属频谱 , 在实验室测试中 , 可以使上行速率突破1Gbps 。
中国电信2019年就推出5G超级上行技术 , 并应用到深圳等地实际网络中 。 今年8月 ,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在5G室内覆盖场景 , 率先完成全球首个200M带宽的SA组网5G专享时隙(C-band 4:6)验证 , 实测上行峰值速率超过1.2Gbps 。 中国移动在7月的5G专网启航计划线上发布会上也发布包括发布超级上行在内的多项5G专网能力 , 在山东现网等进行了验证 。
总结看 , 中国5G建设应用了大规模多入多出、载波聚合、动态频谱共享、上行增强等领先技术 , 有力保证5G用户上下行网络的极致体验 。
最后 , 从商业闭环角度看 , 当前中国的5G手机的累计出货量已达1.2个亿(全球约1.7万5G用户) , 价值拐点将很快到来 , 面向个人的创新业务也将很快进入高速发展期 。 韩国运营商所探索的AR类个人应用 , 已经进入商用 。 中国发展的多视角直播、自由视角直播 , 以及一些云VR/AR也在逐步进入规模商用的阶段 。
5G要持续发展 , 就要持续创新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 , 新生事物有其发展规律 , 存在机遇 , 必然存在挑战 。 5G尚处于发展初期 , 还会持续建设和发展多年 。 这些问题是全球各国都会遇到的问题 , 并不是只存在中国 。 要加速5G成功 ,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 , 发现问题 , 持续通过创新解决问题 。


推荐阅读